菜单 menu

【人民日报】广东美术馆:“创新,一直在路上”

录入时间: 2019-05-23

广东美术馆外景
 
《丰碑》 许钦松
 
《祥云化雨》 朱颂民
 
展厅一角
 
《公社假日》 林丰俗
 
展厅一角
 
广州市中心的二沙岛,20多年前一片荒芜,广东美术馆是这里的第一座建筑,被称为“二沙岛的拓荒者”,小岛现在建筑林立,草木长绿,而广东美术馆也与这座小岛一样,在不断创新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艺术发展路径。
 
内容创新 
 
传递独特融合内涵
 
瓷瓶上扎着铁针、瓷针扎在城墙砖上、悬着的“麻绳”近看是陶瓷做的……在这里,陶瓷可以表现得无比脆弱、无比通透,可以光滑,也可以粗糙,可以像纸张、像布料、像木质。
 
这就是广东美术馆近期推出的“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顾名思义,就是让陶瓷在当代艺术家的手中,被开发出“新物质”的性格,让观众体验到“陶瓷”这种中国人最熟悉的传统材料的新的可能。
 
这样具有传统与当代双重属性的展览时常在广东美术馆上演。
 
长期致力于推动广东美术发展的广东省文联主席许钦松,对于这种“传统与当代”的双重属性有深入的理解:“一方面,广东美术馆作为岭南地区重要学术展示单位,致力于理清广东美术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推出了旨在彰显地域文化自信、推动普及国民美术教育、唤起集体文化记忆的?其命维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等大型梳理型展览,并取得开创性的成果;同时,广东美术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对外艺术窗口,为彰显当代中国艺术在全球艺术发展趋势下的先锋表达,举办了彰显实验性艺术尝试、推动艺术生产者的创新理念、拓展观者新型艺术接受程度的?广州三年展’ ?广州影像三年展’等大型展览。”
 
2017年,“广州影像三年展”启动,其前身是“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时隔8年,这个品牌项目进行了重启和更名, 这样的举措彰显着广东美术馆在展览内容创新上的态度和立场。“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则以时间节点作为学术梳理逻辑,展开对清末到20世纪末期中国近代美术发展历程的阐述,以美术形式向观众传递历史与美的内涵。展览还创造性地在部分画作旁设置了修复展示台,把画作修复前的状况与当前作品并置,突破了常规的内容呈现方式,让展览不仅重现历史,同时传递着当下更好地保存历史、还原历史的使命感。
 
“广东美术馆不是一张白纸,其自身已经有多年的文化积淀。”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认为。广东作为中国观望西方之“窗口”,自20世纪以来,走出了众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家,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第一代“岭南画派”,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创作原则,这不是偶然。
 
一方面,广东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广州十三行是清末唯一未被“闭关锁国”的口岸,西来文化和“新事物”也总是通过广东地区进入中国;国内最早的油画是从广东地区进入中国的,最早的摄影技术、摄影作品也是从这里进来的;另一方面,广东人具有创新精神,像李金发、李铁夫等艺术家,勇于创新,快速吸收西洋艺术的精华化为己用,使得中国早期的油画和雕塑极具现代性……这些都构成了广东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历史性与当代性、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广东美术馆的特色。
 
理念创新
 
架起大众审美桥梁
 
广东美术馆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依靠收藏逐步确立了它的地位,在文献、图像、原著等方面都是现当代的广东最重要的收藏研究基地。但凡大型的展览,广东美术馆都会出版精彩的画册,这些画册不仅是场刊,也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图书。艺术家、专业人士能通过美术馆的一系列书籍来了解展览和研究现状。
 
除面向专业人士,广东美术馆也考虑到大众的审美体验,并且将审美理念通过展览的细节传递给观众。在许钦松看来,广东美术馆并没有照搬西方的展陈方式,而是汲取了中国美学上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取向,又注重主体与空间的联结,在展示过程中复原作品原本所处的空间关系,带来一种浸入式体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展览的叙事目的。
 
比如,“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策展人依照展览编排的逻辑顺序,在一开始进入的展厅内,悬挂了21位广东美术大家巨大的画像海报以及文字简介,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震撼,并以此展开广东百年美术的光辉历程,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动静相融、作品与史论互佐的大型特展。
 
“要真正实践并拓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要求我们全面、细致地分析观众类型和需求,才可能切实提供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从而摆脱‘被牵着走’或‘自说自话’的状态。”王绍强表示。
 
为了进一步活化藏品和展品,广东美术馆把数字化新媒体引入到展览和活动中,探索实践“美术馆+”的方式。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中,广东美术馆率先进行了尝试。展览中AR和VR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引起热议,VR虚拟展厅共有超过5万人观看,AR导览和微信二维码导览内容则有超过6万人阅读,阅读量达30万次。展览还设计了专门的APP,为观众了解展览、艺术家和作品提供多元渠道。自“百年大展”之后,广东美术馆又相继在“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等展览中,继续沿用这种方式,效果很好。目前,广东美术馆正在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统计,进行用户分析和管理,更好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长期以来,广东美术馆配合展览,策划了大量的导览、讲座、研讨会、工作坊、主题活动、墙外美术馆等公教活动,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
 
广东美术馆打造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惠民服务方面也表现出色。他们推出丰富的社区摄影展、摄影工作坊等项目,还把艺术课程送进大中小学,从学校需求出发,用馆藏艺术设计课程,活化馆藏,普及艺术教育。
 
机制创新
 
打造当代艺术名片
 
两个共生自主机器利用菌种生产饮料,然后卖给人类,它们能够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方式在人类世界中生存,仅在必要时需要人类协助。这让人类考虑,在未来,机器和人类该如何更好地合作……
 
这是2019年3月落幕的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上展出的作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
 
双年展、三年展这种形式,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推出各国艺术新成就的重要窗口。1992年“广州90年代首届艺术双年展(油画)”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双年展的概念,也揭开了中国举办双年展的序幕。举办十多年的广州三年展,已成为广东美术馆当代艺术的亮丽名片。
 
用艺术引导观众回归到艺术本体中思考当下和未来的走向,是广州三年展给自己的定位。“当技术带来的转变使文化真正走到分水岭时,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双、三年展的机制,都会迎来变革。”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认为,不管是作为传播当代文化的平台,还是作为国际交流的平台,这种形式对广州的城市形象、文化面貌,都会起到潜移默化、不断塑造的作用。
 
此外,广东美术馆还通过馆校合作机制,进一步实现其在区域内的学术引领作用。在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开幕前夕,广东美术馆与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了“媒介化感知与创造性未来——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彰显展览的学术性,深化主题价值。
 
近年来举办的大型展览,一方面依托广东美术馆打出了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广东美术馆的学术和策展机制的更新,激发了机制活力。对于岭南文化的传承来说,不仅需要公开展示近现代广东和岭南地区的美术精品,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机制保证,这对于共同打造更高品质的精品展览、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