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南方+】写生不是画地形图,揭秘“不为人知”的林丰俗

录入时间: 2019-04-22

“这是一个‘迟到’的画展。”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伟铭在“自然与田园——林丰俗的绘画世界”画展前言中如是写道。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林丰俗从未在类似空间举办过个人画展,直到去世两年,这个作品展才姗姗来迟。

“这未必是迟到的画展。”据林丰俗家人回忆,其实曾经也有不少展览以及画册全集邀约,但他总是说:“不急不急,等我再画一下。”

这一等,就是好多年。近日,中国画家林丰俗的个人画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这个筹备仅两个多月的展览将林丰俗的重要作品悉数展出,学术主持李伟铭、林丰俗家人向记者回忆起展览背后的点滴故事。
 
 
林丰俗对办个展保持审慎和敬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涌现出一批对艺术抱有由衷渴求的艺术家,在继承岭南画派革新精神的基础上,又从学院训练中吸收了现实主义绘画的语言风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时代风尚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新朴实的画风,林丰俗便是其中之一。

潮汕文化以及海派绘画的熏陶为林丰俗完成了国画的启蒙,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后,林丰俗师承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岭南画派大师,这一阶段的绘画技法学习和文化积淀使得林丰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1972年,厚积薄发的林丰俗以《石谷新田》和《公社假日》为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以新颖的角度回应了时代对艺术的要求。

林丰俗信奉“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的古训,将俯拾即是的平凡小景提炼出诗意,在前人未曾涉足的原野另筑高峰,并且达到有别于传统山水画的个人面貌。

人如其画。低调、朴实的林丰俗生前从未想过办个人画展。每有机构慕名而来,林丰俗总会淡然回应:“不急不急,等我再画一下。” 言下之意,他对艺术还有更多的想法和追求,不急于总结,这也说明他对举办个展保持着审慎与敬畏,对艺术保持执着和谦逊。
 
 
直到2017年,林丰俗住院后,家人才开始着手整理林丰俗的作品,一整理就是两年。整理工作得以展开,有赖于林丰俗作为教师,一向就有整理、归档的良好习惯,另外林丰俗夫人也很注重做笔记和写日记。

家人在整理时发现,林丰俗的作品和资料比原计划丰富得多,除作品外,还有大量的手稿、教案、速写、笔记等。物品虽然多,但都不乱,加上其子女对影像处理及编目管理具备一定的基础,在整理过程中还请教专业人员,这使得林丰俗作品的归类、数字化处理、编目等工作都能有序展开,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展览的作品和资料准备工作。

此前林丰俗的部分作品曾多次对外展出,但从未如此完整地按时间顺序,从少年时期的绘图本一直到他晚年最后的一批重要作品都一一展示出来。另外,林丰俗的家人还对林墉、陈永锵、郝鹤君、郑百川、张东等多位艺术大家进行访谈,用影像记录他们与林丰俗的朋友情谊、艺术交流故事,制作成为短片,在展览中呈现,使得这个展览的资料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这不仅是对父亲一生艺术历程的回顾,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艺术特点及形成过程。”
 
 
无意翻出“失踪已久”的《乡村行》

在展厅中央,一幅名为《乡村行》的山水画长卷颇为抢眼。上世纪90年代,林丰俗与夫人到中山写生,在速写本上画了很多小构图,计划画成一幅长卷。
 

当时恰逢岭南美术出版社的《林丰俗画集》即将出版,林丰俗首先完成了第一、第三卷的部分,并出版于该画册之中。后因两次搬家及其他杂事所扰,其他几卷被遗失在家中始终未能找出。后来林丰俗念念不忘,觉得心中想法未能完成,几度想要续画,却始终未果。
 
 
“直到这次我们整理作品才终于从不同的柜子里找到它们,很是惊喜,也有所惋惜。”家人在拍摄后,尝试把长卷拼接起来,才惊讶地发现形成了一个很特别的效果,“由右而左,可以看到林丰俗创作过程中的墨稿、渲染、着色、青绿、重彩的分步骤过程,成为研究和学习林丰俗创作的一个重要资料。”
 

展出丰富的手稿资料

除了画作,大量的手稿、速写、教案等也是在这次展览中首次展出。在整理手稿、速写之前,家人原以为会很零碎繁琐。结果他发现,每一叠手稿都已经按一定时间段摞在一起。
 
 
“这是父亲的习惯。他总说,首先他是一名教师,然后才是一个画家。”在家人看来,林丰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注重对艺术的思考和总结,为教学做好准备。
 

林丰俗的速写本中就包含了他思考性的部分。去到鼎湖写生时,林丰俗把所有名胜的对联摘抄在速写本中;在三峡时,摩崖石壁上的诗句同样被一一记录;此外,一些瞬时的感想也混杂其中,包罗万象。
 
 
“这是父亲从读书时候延续下来的习惯,我们整理出了大量的速写本,即使在最动荡的时期也没有中断过,直到晚年才逐渐减少。”在这些速写本中,还包括有大量的随想、小结、艺术思考、诗抄等,并且夹杂大量的小构图,很多创作都能在速写本中找到对应的小构图。
 
 
林丰俗曾说:“很多人写生喜欢找一个制高点俯瞰全景,这不是写生,这是画地形图。”在连县(现连州)写生时,他带着学生住在当地,甚至要查当地的县志,把地方历史先了解清楚,和当地人坐在一起沟通、交谈、生活,最后才动笔画。
 
 
 
【对话李伟铭】

南方+:在大众印象里,林丰俗低调平和,那么他在整个岭南画坛中有怎样的个性化标签?

李伟铭:在广东现代画坛上,类似林丰俗的这种画家应该不少,如去年在深圳何香凝馆展过的谭华牧,谭在生时似乎没有举办过个展,身后也就举办过这个展览。谭是民国前期留日的洋画家,林丰俗的前辈。如果说林老师有一点近似谭先生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有很浓的乡土情怀,画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的东西。谭华牧展的策展人蔡涛给展览起了个名叫“南国画日记”,林老师的作品系列大概也有这个意思。当然,林老师的绘画题材比谭先生更宽广一些,在他的许多画中,可以看出区域民俗生活的趣味。

南方+:这个展览相比于以往的中国画展,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李伟铭:知道林丰俗其人其画者不少,但比较系统、全面看过林丰俗绘画者应该不多。这次展出的画,有许多以前我也没看过。通过展览,我们获得对其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机会,同时为观众提供一份可靠的视觉材料。现在的展览很多很多,说到特别之处,可能是林丰俗具有“普通人”的自我意识。不错,他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他这样画是顺其自然。世俗化、大众化,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的最强音,所谓新文化运动、新文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中产生的。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仍然徘徊在“庙堂”与“山林”之间。从这个角度看,林丰俗的选择具有更突出的现代意义。

南方+:这次展览是否着重突出他的哪一部分作品或经历?想让观众认识怎样的一个林丰俗?

李伟铭:我们考虑的是“全面”而非“重点”,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有,如学生时代的习作,也选进来了。主要考虑的还是突出其艺术发展的脉络。林丰俗被定义为山水画家,其实他在花鸟画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成就很高,可惜这次很多精彩的花鸟画没机会露面。

南方+:您与林丰俗有过怎样的接触、交流和故事?

李伟铭: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就认识林老师了,在我眼中,他是一位谦和的老大哥。上世纪八十年到九十年代初期,有一段时间大家都住在校内,天天见面,这个时期的画如何完成的,我比较了解。我是一个粗人,林老师却是谦谦君子,从没听过他说“粗口”、臧否人物,这点我就做不到了。林老师能够容纳我这种人,画师大概如是。擅他于看到别人的好处,借鉴别人的经验。在我看来,这就是真正的自尊,自尊的前提,就是学会真正地尊重他人。林老师完全做到了。

南方+:林丰俗生于粤东潮汕,又常常在粤北生活写生,这对林丰俗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李伟铭:就林丰俗的绘画主题——“自然”与“田园”而言,粤东、粤北没有太大的差别。四季常青,农闲、农忙,春花秋月,眼之所见,心之所感,诉诸笔下。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林老师生活、工作于西北,他大概会画戈壁大漠和黄土高坡吧。

南方+:历时两个多月,这次展览策划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筹备期间搜集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李伟铭:就筹备展览而言,大到一张画,小到一页笔记草稿,都有价值。这次筹展除了时间匆促,应该没有什么困难,这要感谢林老师的家属事前已经做好资料整理的工作,还有美术馆经验丰富的策展团队的工作效率。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展览图录就可以在开幕当天送到观众手里啦。

南方+:这次除了作品外,还展出了许多速写、教学笔记、老照片,这些部分对于展现林丰俗这个人物起了什么作用?

李伟铭:平时,一般观众往往注意到的是画家的画,我们希望让观众在看到画的同时,了解画之所以成画的过程——其中包括画家的思考、草图以及获得灵感的自然、田园和完成作品的时空背景,等等。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保持好奇心,希望观众从中也能获得启发。

【记者】黄堃媛

【图片】李细华 部分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校对】蓝淑茹

【作者】 黄堃媛;李细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