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娱乐品味】致风华正茂

录入时间: 2018-08-04

2018年8月3日,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美术馆承办的“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在广东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广东省政府“加强文化惠民力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工作目标的一次重要展览。

2017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广东美术馆接收省政府属下几大宾馆的名家字画作品718件/套,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藏品展开保存情况鉴定、修复、入库以及研究等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批具有高度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国家公共文化资源有机会更广泛地进入公众的视野。此次广东美术馆以专业的学术眼光和对文化历史的尊重,从这批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60余件精品,荟萃而成“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


时代风华-大展海报

20世纪是中国画坛跌宕多变的一个世纪,古今中外的文化空前激烈地交织在这同一时空里,中国画由旧式的古典艺术演进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现代艺术形态。

秉承不同艺术理念的艺术家对当时的美术走向和命运发出激烈探讨,将他们的信念和热情投入到各种艺术思潮的革新当中。
 
 
“时代风华——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精品展”涵盖了20世纪中国画坛京津画派、海上画派、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新时期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流派,汇集了包括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何香凝、谢稚柳、陈树人、李可染、钱松岩、吴作人、黄胄、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黄永玉、林墉、林丰俗、陈永锵、许钦松、李劲堃等在内的几代国画名家的精品力作。
 
 
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和承接者,这批艺术家将个人视角与生存现实的关系转化为艺术主题与时代语境的关系,展现了特有的时代敏感度,使艺术作品对应新的时代特征;并针对不同时期社会形象及意义追寻的不同面向,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一个个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艺术家所做的不懈努力,成就了我国近现代美术的繁荣盛世。
 
 
此次展览分为“传承 革新(清末-1949年)”“转型 建构(1949年-1978年)”“开放 多元(1979年至今)”三个部分。

传承·革新(清末 — 1949)

自清末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技术引进,到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和交汇,改变了中国画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状况,也成为推动中国画转型的强大力量。艺术家不同的出身经历和思想倾向,对于坚守传统和现代转型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无论是“融合中西”或“借古开今”,都以各自的实践努力地建构“新中国画”,以求实现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理想。


溥儒  山水图  年代不详(左)

齐白石、陈半丁、萧逊、周肇祥、凌文渊  花鸟 1947年(右)

转型·建构(1949 — 1978)

新中国成立后 , 随着新的文艺方针的确立,美术创作走上了为工农兵服务 ,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创作的传统价值取向、评价体系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演变,随之带来的是题材内容、表现方法的适应性改造。


黎雄才  黄洋界  1975年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艺术家以真诚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创作出大量紧扣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体现了一个时代、几代人集体的理想,留下了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文化记忆。


关良 三打白骨精 1978年(左)

刘昌潮 斜风细雨中  1957年(右)

开放·多元(1979 年至今)

思想解放带来了艺术创作的空前活跃,形成了美术领域较为自由,注重个性表达和艺术修养的新局面。艺术家秉持着一贯的前瞻性视角,开始对于美术领域的自身规律以及本体关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艺术语言的探索方面,逐步出现了中西艺术相互融合、传统与现代自由汲取、各种风格与流派并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林丰俗 粤山叠翠   1998年


谢志高 荷花仕女  1993年


林墉 少女图 1994年

(本次展览的详细专题报道见8月15日出版的594期《娱乐·品味》周刊“文艺长廊”栏目。)

艺术指南

展期: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8日
展馆:广东美术馆
展厅:1、2、3、4、5、6、8、9号厅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