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艺术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多位思考——广东美术馆2016策展人论坛召开

录入时间: 2016-12-10



广东美术馆外景
“当代语境下的多位思考——广东美术馆2016策展人论坛” 于12月8日至9日在广东美术馆召开,来自国内外各大美术馆、艺术机构和艺术学院近30位馆长、学者及策展人,在广东美术馆交流分享展览策划的经验和新理念。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论坛开始前介绍道,明年就是广东美术馆建馆20周年,20年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还是很年轻,但是美术馆自建馆之初,就十分重视美术馆的发展。为此,展开了收藏、展览、陈列 与公共教育等工作。广东美术馆的学术依托于其馆的近现代美术收藏,对当代艺术的研究策划与推广,积极推动美术事业的发展。同时,广东美术馆也重视与国内外策展人之间的合作机制。在展览活动中,策展思路贯穿于展览始终,策展人通过他们的选题、学术思考及个人影响力,平衡美术馆、艺术家、合作机构、公众、媒介等各方,它既要批判推翻,又要梳理整合,还需担当协调角色。因此,建立有效的策展机制,是使美术馆与策展人紧密协作,从而呈现一个兼具知识生产、视觉体验及社会效应的优质展览的有力保障。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发言
广东美术馆把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当代语境下的多位思考”,当代是以当下这个时代为时间框架,科技飞跃不但促进全球化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高速网络、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科技也为艺术的样式和媒介提供无限可能,趋于扩散的艺术形态与集中式的美术馆展示之间急需谋求一种平衡。所以如何构建与这一时代相适的策展机制,是本次论坛的讨论核心。基于广东美术馆研究和收藏重点落在广东近现代沿海美术、当代艺术及摄影,论坛提案演讲设定为“媒介语言及策展观察”“20世纪中国美术状态研究”“区域生态及个案研究”“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四部分。
媒介语言及策展观察
在媒介语言及策展观察专题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主持人,德国ZKM艺术与媒体中心策展部主任菲利普•齐格勒等人进行了发言。


法国独立策展人沈珊在演讲中


法国独立策展人沈珊演讲中谈到艺术教育


法国独立策展人特里斯坦•科米尔发言
法国独立策展人特里斯坦•科米尔和沈珊的演讲为《在不进步中——从史前绘画艺术中的“姿态”到西方当代以“无关联”为密语的跨界行为艺术》。他们把史前绘画和当代艺术联系起来,阐述了艺术与当代的关系。他们谈到语言与艺术有了越来越紧密的相连,因此,在这两者产生联系之后,要理解图片背后所代表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复杂。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新饿的艺术形式。之后他们举出了策划的跨界艺术家Marino Formeti、Laurent Derobert、Henning Lhoner等人的展览及作品作为例子进行阐述。


德国凯瑟斯劳腾理工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教授,马蒂亚斯•普法夫发言
德国凯瑟斯劳腾理工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教授,马蒂亚斯•普法夫以《计算机成像——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虚拟摄影到虚拟现实》为题目进行了主题发言。他讨论的是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虚拟摄影到虚拟现实。他研究虚拟摄影,即使用技术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相关的图像。在发言中他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并以自己公司为汽车等做的广告案例,为大家介绍了虚拟摄影的实际应用案例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在虚拟摄影中光、环境、物品、甚至人都可以虚拟出来,几乎分辨不出来真假。之后他谈到了一些艺术家作品中的案例,提到到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都是计算机辅助的,可以让观众有更多的沟通的方式。之后虚拟摄影的发展方向是VR领域,将现实与虚拟现实进行相互结合,也就是把现实与虚拟进行无缝连接,并谈到了虚拟摄影技术在美术馆中应用。


虚拟摄影在广告中的应用


艺术家用到的虚拟摄影技术
20世纪中国美术状态研究
在这一专题中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担任主持人。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发言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发言中谈到的展览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在《以展览的方式思考——对齐白石及20世纪中国艺术》 的发言中,以北京画院的齐白石诞辰 150周年展览为案例,阐述了他对于20实际中国美术状态研究的思考。我们怎么样找到一个可以去研究可以去思考的方式,并用什么来展现20世纪的艺术家,在他的案例分析中给出了我们答案。之后他又介绍了2011画院的长卷展览。在展览中通过长廊先介绍手卷的相关知识,再让观众喝茶,再看画。在《自牡丹亭》的展览中,他谈到自己一直对于《牡丹亭》感兴趣,在策展中借用了苏州园林的方式展现。他还谈到了在中西方交流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中国的叙述方式,找到中国传统绘画变革自身的脉络,还有如何调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性的中国美术的展览等相关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谈到全国美展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在《空间场域与生态呈现——从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的起源到当下的策展实践》的发言中谈到,他的研究方向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的研究。他提到了在一个文献性的展览,怎样突破局限,并如何在这个局限里面实现拓展,实现一个展览空间和展品的意义,是这个是展览的价值所在。
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丁澜翔,在《图像的纵深——策展实践中的田野考察与艺术史研究》中以其策划的关山月展览为案例,分析了在策展过程中怎样很好地把艺术史的研究和当下的田园考察结合起来。他提到这个展览一切都是源于一个长卷,即关山月先生的《山村跃进图》。在研究长卷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田园考察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基本回答了提出的问题。


关山月美术馆策展人丁澜翔发言


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
区域生态及个案研究
在这一专题中《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策展人盛葳为主持人。原印度国立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艺术学博士、策展人项苙苹,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教授韦一空等进行了发言。
其中巴黎一大博士,独立策展人田雪,在《博学与联想的趣味:有机的策展新形式》中从图像出发,通过剥削和联想两个关键词,展现了一个新的有机策展她谈到了让-雨贝尔.马尔丹善和乔治.迪迪-于贝尔曼两位策展人,他们均关注图像、都以独特的联想机制去发掘图像间的关系,而博学的乐趣所带来的独特观展体验也可算作他们共有的一个特点。
现代艺术在中国
本专题主持人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主持。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涛等进行了发言。
其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在《现代主义在中国:既太早,又太晚》中提到现代主义在中国是一个幽灵,在古代就有不同的版本,20世纪初来了一次,20世纪末来了一次,到现在还一直存在。他的观点有利于我们重新回来思考中国的近现代当代艺术的历史是如何前进的,有利于我们出新抒写,进行历史的叙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在《当代语境下的传统书画展示》中分享了他十几年来关于传统书画展示的研究。他在案例分析中介绍了策划的一位潮汕地区画家鲍少游展览,又分析了一些传统书画展览的案例。他谈到了传统书画如何纳入到当代的环境的展览中进行传播以及多媒体的互动的方法。


专题圆桌会议进行中


专题圆桌会议现场
之后论坛还举行了“专题圆桌会议”,以“现代组”“当代组”“摄影双年展组”分别进行探讨,与会代表依据广东美术馆自身学术标准和研究、收藏方向进行讨论,以期在将来进行序列性的展览挑选、组织与呈现。圆桌会议讨论中现代组探讨了20世纪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以及近现代中国与亚洲各国艺术交流与辐射影响。当代组探讨了区域生态及个案研究和媒介语言与策展观察。广州摄影双年展围绕摄影形式的跨媒介的交融现象,和第四届广州摄影双年展策划可能方向和思路展开了讨论。
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在沟通与对话中达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谋求策展方式新的可能性,共同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美术馆建设。基于参会代表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和提交议题的学术质量,本次论坛将有助于寻求一种有效的策展机制,为建立美术馆与策展人长期合作框架进行学术铺垫,为美术馆建设提供重要的学术基础和经验启发。


专题圆桌会议现场


嘉宾在专题圆桌会议中进行讨论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