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代艺术 | 新表现主义
“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正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展出。55件创作于20世纪60至90年代的现代艺术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现代艺术风貌。
本期“看看现代艺术”推送将给大家带来一组正在展出的新表现主义作品,一起看看这些艺术家在绘画中如何结合真实材料,以表现性手法运用颜料和强烈的构图来进行艺术创作。
新表现主义
Neo-Expressionism
20世纪70-80年代,战后经济衰退结束后,人们对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界逐渐涌现一批画家主张回到架上绘画,在过去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新表现主义最初于70年代出现在德国和意大利,之后进入了美国。艺术家通常在绘画中结合真实材料,以表现性手法运用颜料和强烈的构图,该手法可以被看作对自然持续运动与力量的隐喻。
该流派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安塞姆·基弗、格奥尔格·巴塞利兹、约尔格·伊门多夫等,他们恢复了德国神话历史题材和表现主义传统,画作图像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期望对德国战后精神的缺失进行救赎,同时也是对美国肤浅的消费主义的一种抵制和反抗。
比如,安塞姆·基弗的作品冲击力并非仅仅取决于他的绘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物质性,他笔下的形象具有神秘或寓意层面上的含义,同时也具有特定历史层面上的含义,他的《黑斑蚧》就是如此。
▲黑斑蚧
安塞姆·基弗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335.3 × 548.6 cm 1984年
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搜索一下他们的作品与故事,感受他们的创作风格吧!
代表人物:
格奥尔格·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1938-)
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1945-2007)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正在展出作品
Explore Art on Display
▲亚拉里克的坟墓 Alaric's Tomb
安塞尔姆·基弗(德国)Anselm Kiefer(Germany)
麻布面油彩 Oil on hessian
221 × 300 cm 1975年
基弗的作品《亚拉里克的坟墓》创作于1975年,灵感来自奥古斯特·冯·普拉滕的诗歌《布森托的坟墓》。诗歌讲述的是去世的亚拉里克一世被埋葬于布森托河边,最终其坟墓永远地消失在河流的波浪中。基弗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展现给人们一幅河边景色。昏暗的风景笼罩在沉默中,似乎想要守住一个秘密。只有通过作品的题目,人们才能想起亚拉里克的故事。
在20世纪70年代,基弗致力于研究德国历史,并致力于通过绘画的手段重述历史的真相。
▲德国咖啡馆6,闪烁的微光 Café Germany6,Glimmer
约尔格·伊门多夫(德国)Jörg Immendorff (Germany)
版画 Print
180 × 230 cm 1983年
约尔格·伊门多夫,1945年生于吕内堡附近的布莱克德;1963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国家艺术学院学习舞台艺术;1964年考入约瑟夫·博伊斯班;1976年首次与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家A.P.彭克在东柏林会晤并成立行动联盟;在杜塞尔多夫生活和工作。
受古图索创作于 1976 年的作品《希腊咖啡馆》的启发,伊门多夫创作了系列版画《德国咖啡馆》。该系列共有 10幅作品,展览展出的是其中 1 幅。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东西德之间的矛盾是伊门多夫的创作主题。“德国咖啡馆”是艺术家虚构的场景,他幻想各个民族的伟人聚集于此,共同商议解决两德问题的办法。
▲静物画:渔夫之死 Still Life: Fishman's Death
马库斯·吕佩茨(德国)Markus Lüpertz(Germany)
布面油彩及综合材料 Oil and mixed media on canvas
190 × 245 cm 1977-1978年
马库斯·吕佩茨,1941年生于勒伯勒克(波西米亚);1956年至1961年就学于克勒菲尔德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1961年以来,为自由职业艺术家;1987年以来,任杜塞尔多夫国家艺术学院院长,在柏林和杜塞尔多夫生活和工作。
在作品《静物画:渔夫之死》中,观众可以通过艺术家创作的一些符号,感受到“死亡”这个主题。在画面的左边可以看到一个黑白椭圆形形状的东西,紧靠着它的是一个黄色的类似蝴蝶的形体。一个棕色的物体占据画面的右边,它与海滩篷椅结合在一起,再往下是勾画得十分简单的一条鱼的骨头。在标题中所提到的死亡,是通过一个特定的细节勾画出来的,比如这幅画里的鱼骨。
吕佩茨提出了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一理念,他曾与毕加索深入讨论过“静物化”这一概念,并得到了后者的认可。
▲画作6号 Picture No.6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德国)Georg Baselitz(Germany)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285 × 457 cm 1991年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生于1938年,是当今非常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他善于从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风格中汲取灵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这幅《画作6号》创作于1991年,是一幅大尺幅的油画作品。画面中,黑色的线条模仿了墓碑上的刻线,乍看上去比较凌乱,但仔细观看便可发现,线条在每个圆内都组成了两个人像。由于人像是横着绘制的,“破坏”了观众的认知习惯,因此给观者带来了抽象且与众不同的观看体验。
▲AB-图像 AB - image
A·R·彭克(拉尔夫·温克勒)(德国)
A.R.Penck (Ralf Winkler)(Germany)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39 × 148 cm 1965年
A.R.彭克(拉尔夫·温克勒),1939年生于德累斯顿;1953年至1954年,师从约尔根·伯特赫尔(施特拉瓦尔德)学绘画;1955年至1956年学习广告绘画;1980年离开民主德国;1988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版画系任教;在都柏林、伦敦和杜塞尔多夫工作和生活。
A.R. 彭克的作品以表现象征性的符号闻名,他的简笔画风格常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洞穴壁画。艺术家对人类交往的范畴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草拟了一些符号,用以比喻爱情、侵略、奋斗、征服等人类行为。通过组合这些符号,艺术家阐述了他的态度,并将观众引入思考之中。
参考文献:
[美]弗雷德·S·克莱纳 等编著;诸迪、周青 等译,《加德纳世界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北京第1版。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广东美术馆新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前台电话: (020) 88902999
广东美术馆本馆: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前台电话: (020) 8735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