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卢小根:在水墨中寻找宁静

录入时间: 2018-05-24

△艺术家卢小根
 
城市生活的纷扰,让我们以各种方式,寻求并回归简淡宁静。卢小根把他脱尘的精神追求和艺术理想,寄托于水墨中。他的代表性图式,是那些在水中浮游的人。回顾这些水墨故事,卢小根似乎觉得这是注定之事,“我的作品好像冥冥之中就与水和泅有割不断的缘分”。
 
在纷扰中寻见水墨
 
卢小根是“海边人”,他的老家离海很近,因而游泳几乎伴随着他的成长。大学阶段,热爱运动的卢小根顺理成章地成为班里的体育委员,毕业创作时还做了一套体育题材的版画。
 
△卢小根 /《悠游》之四 / 48×45cm / 纸本水墨 / 2010年
 
80年代大学毕业后,卢小根与版画之间缘分却渐显淡薄,而他的水墨探索才真正开始。80年代的广州,正是商业经济、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绘画被潮流挤到了边缘,因而回到广州后,卢小根几乎没有做过版画。加上他就职的学校没有设置绘画专业,卢小根只好重拾“设计”旧业,用以应对工作的需求。而在繁杂的事务中,却总时时有着创作的冲动,渴求情感抒发,可他越来越觉得版画不再能适应这种精神的需求,“版画更强调工作室的概念,需要机器,需要刻制印刷,特别是丝网版画。制版、制作过程十分繁复,偏向于一种劳作,或者说更像一种流水线的工作。这种方式,对于感情的体验与表达而言过于漫长和间接。所以后来决定继续深造时,我就想转到国画系学习。”
 
△卢小根 /  浮(1)/ 125X120cm / 纸本水墨 / 2018年
 
在这之后,卢小根始终保持着对水墨的兴趣,“杂务纷繁的时候,在沾沾墨水、涂涂画画间,会平息纷忧的心态。”
 
而卢小根开始画游泳题材却是非常偶然的,就像他认为的那样,这也许更像冥冥之中的安排。2002年,卢小根正在为参加后岭南展览做准备,然而他却觉得后岭南不能总是画梅兰竹菊,那时他刚刚搬了新家,窗外正好是游泳池,于是他试着用淡墨画一些与水相关的画。那天如此平常,回头看来,却是卢小根艺术探索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浮游:一种心象
 
这种探索逐渐发展成今天展览中所呈现的图式。“王绍强馆长一直关注我的作品和工作状态,关心我的艺术探索与发展,在筹划展览时就提出我的水墨探索与皮道坚老师的研究方向比较契合,可能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次的展览,通过皮老师在学理上的梳理,选择了我的一些代表性图式,明确了自己探索方向”,卢小根说到。
 
△展览现场
 
在这次展览的图式中,单纯的游泳图像转变为更多样的形式,漂浮、失重、游弋,这些形式指向了同一个隐喻,卢小根说,“这些表现正好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经历的动荡心态产生关联。这个图示其实也是我心境的样子,至少现在回头总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卢小根的作品中除了“浮游”的形象,还出现了数字、字母、符号等组成的乱码,这些乱码以印刷形式完成,至于为何要在图式中加入这样的元素,卢小根认为这与“浮游”的隐喻是一致的,“乱码的图式是我在做设计时偶然得到的灵感。数据出现差错就会出现乱码,大家都经历过。就像我们的内心一样,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产生乱象。从人、流水到乱码,这之间形成一种连贯的思考。”
 
△卢小根 / 信息-畅游 / 182X97cm / 纸本水墨 / 2008年
 
卢小根这些图式的元素共同赋予画面一种“禅意”或者说超然度外的气质,他对于“禅”似乎没有成系统的研究或强烈的信仰,但是“禅”对他来说也许更像一种寄托,或者就是生活本身。至于这种态度能否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让他们的精神得到同样的抚慰,卢小根的态度显得恬淡。
 
△卢小根  / 浮(2)/ 125×120cm / 纸本水墨 / 2018年
 
“我以前晚上常会抄写《金刚经》,作为书法练习,平复心境。这种坚守或许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禅’,象每天念经,保持内心的安宁,但我从来没有读过任何所谓的禅的书籍,我觉得人有时候很容易把某些东西当成‘专业’,对其有所求。我对宗教和禅没有研究,我只是觉得念经或抄经是一种个体‘自诊’的过程。至于我的画能不能平息、安抚当代人的精神,我当然希望可以,但是我也没指望画几张画就能拯救世界。”
 
从个案到近当代艺术嬗变的细枝末节
 
如果从更大的逻辑背景去看待卢小根的作品,他似乎处在复杂的、甚至尴尬的“传统”中。在广东人看来,卢小根的作品是带有江南基因的,而在江南人看来,卢小根的作品又并非是江南传统特有的样式。这种混杂在卢小根看来更多是改良主义的结果,他觉得自己不算是先锋艺术家,但也不太像传统文人。有时他甚至会把自己嘲讽成这个时代的匠人,他认为任何历史阶段中总有一些对技能进行研究最后“生产”出作品的人,也就是说在中国画这样一种传统技法里做改良,但没有进行革命性的颠覆。不管是卢小根的生活态度,还是艺术态度,始终与水的圆融通达相像。
 
△卢小根 飘(3)180X97cm 纸本水墨 2018年
 
最近卢小根仍在思考着改良的问题。他遇到的问题与2005年时的遭遇相似,当时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展后,他就思考着题材过于单一的问题。今天的展览呈现的他多年来思考并关注的问题,以及一个试探性的回答。在展览中,已经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尝试,至于这种尝试会如何推进,或许未来的展览会给出合适的答案。
 
 
△展览现场
 
世纪末知识分子下海潮、时代巨变所带来的无所适从,一直到今天经验贫乏带来的创作困境,卢小根的提问和思考也正是艺术界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面临的境况。因而此次以展览方式研究卢小根的艺术个案,对于管窥中国南方现当代艺术嬗变的细枝末节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卢小根艺术履历
 
1979年-1982年
卢小根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就读装潢专业,这成为他日后“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1982年- 1984年  
毕业后,卢小根在印刷厂找到了一份设计的工作,也就在这期间,与“印刷”建立起密切的接触,这多少建立了卢小根与版画之间的渊源。
1984年- 1988年  
卢小根去往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就读,他出色的造型能力在版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版画的处理方式在日后成为他代表性图式中重要的部分。
1988年
卢小根在浙美毕业后,被调至广州大学工作,当时的广大没有绘画专业,而且版画在80年代的广州与先锋艺术相比显得更为边缘,因而卢小根重拾设计的技能,开始长期从事与设计相关的教学和项目工作。在任职期间,他先后当过辅导员、系办公室主任、系副主任、学院实验室主任、学院副院长、松田学院院长,面对学校工作的繁杂,卢小根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书法、国画上,尝试以此寻找内心的安宁。
1998年- 2000年  
在广大任职期间又决定去中国美术学院研读中国画系花鸟专业,他与水墨的缘分就此开始
2000年- 2003年  
卢小根又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工业设计工程并获硕士学位。
2002年  
卢小根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形成“浮游”的代表性图式。
2005年  
卢小根个展“波光云影”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呈现他创造性的“浮游”图式作品。
2017年至今
卢小根在广东第二师范大学任院长,工作压力的减缓让他重新开始思考艺术上更新的探索。
2018年
广东美术馆时隔13年举办卢小根个展“浮·游”,呈现他在艺术图式上多面向的探索和思考。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