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南方日报】“艺术有高下之分 但无新旧之别”

录入时间: 2015-09-29

“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馆藏作品展开幕


东战场的烈焰(中国画) 高剑父 作


黄菊红棉(中国画)  潘达微 作


残歌载道泪飘潇(中国画) 黄少强 作


小鸟天堂(中国画)               黄般若 作

  9月16日至10月25日,“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馆藏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一。展览展出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相关代表作品约100件,包括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李凤功、黄般若等名家的代表作品。

  除了广东美术馆的馆藏品外,展览还从岭南画派纪念馆以及广州市艺博院借来部分馆藏品,还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借来了相关文献,以丰富的展品、宏大的视角再现了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发展过程,铺展开近代美术史那段两派争鸣的艺术历程。

  上世纪20年代,广东画坛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西化派等百家争鸣之格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和以黄般若、黄君璧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共同推动了广东美术的蓬勃发展,使之与北京、上海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三足鼎立的一支重要力量。1926年开始,两派在报刊上展开一场激烈笔战,史称“方黄之争”。

  “90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很平静地去对待这一场学术争论,它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很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段争论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永载史册的。”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江郁之评价这场“世纪对话”的现实意义时认为:“这场世纪对话的焦点在于国画的新旧风格之分,近百年过去了,重新回顾这场争论,无论什么艺术主张,艺术上只有高下之分,没有新旧之别。”江郁之认为,本次展览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而不是孤立地从艺术谈艺术,从论争谈论争,希望呈现这场论争对中国画现代变革的意义。

  1
  有论争更有融合

  国画研究会也有“新派国画”

  1926年,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代表人物黄般若与岭南画派主将高剑父的学生方人定在广州的报纸上展开一场笔战,即美术史上著名的“方黄之争”,拉开了围绕中国画革新而持续40年之久的大论争序幕,这一论争时间之长、阵线之复杂、涉及面之广,在中国美术史上实属罕见。

  展览中,一幅黄宾虹创作于1934年的《山水册页》引发关注。黄宾虹作为广东国画研究会的著名画家,用纯粹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笔法创作了这幅作品。然而,这幅画却是黄宾虹送给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黄少强的。由此可见,尽管两派在报端展开激烈争论,但两派画家之间并非互不往来。

  然而,展览通过文献和画家的作品道出一个事实:激烈的争论过后,无论是岭南画派还是国画研究会,最后都走向相互融合的道路。

  事实上,高剑父自1930年代以后“对国画传统笔墨曾作长期补课”,对传统的认识与理解逐渐接近国画研究会的观点。黄般若也在探听、感应中西碰撞的时代脉搏。他曾临摹印度和波斯绘画,也研究过欧美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今日东西方画学,已不谋而合,其原因艺术实为灵感的创造。”黄般若坚信,世界性的艺术并无国界之分,不断创作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展览中,黄般若创作于晚年的两幅作品以新颖的笔法让人眼前一亮。他于1950年创作的《平洲奇石》,打破了传统的笔法,画法奇崛,以凌乱的笔触绘成的山石,别有一番韵味。后来,黄般若回到一别10年的广州,1964年创作了晚年“新派国画”的精品《小鸟天堂》。黄般若在写生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远眺角度,全景式地表现了“小鸟天堂”的奇异景象,将水墨的浓淡渲染与线条的疏密穿插交错在一起,构成茂密的树林。以灵动、散淡的点染组成漫天的鸟群,极富节奏的感觉,画面凸显出现代构成的意味,给人以新颖的形式美感。国学研究会成员卢子枢的《放木排》也体现了国学研究会吸纳岭南画派“笔墨当随时代”的观念,用画笔来反映现实生活。

  2
  国画研究会阵容庞大

  潘达微革命画作引人关注

  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23年的“癸亥合作画社”,成员包括黄般若、潘达微、卢振寰、赵浩、卢子枢等知名画家。1925年扩充为国画研究会,省外画家如黄宾虹亦加盟该会,在东莞、香港、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均建立分会,会员多至500多人,具有足以与岭南画派分庭抗礼的地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蓬勃发展,一度成为广东地区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绘画组织。

  展览中,潘达微的著名作品《黄菊红棉》亮相。1911年3月,第二次广州起义失败后,潘达微以记者的身份,赴现场冒死收敛72具遗骨送到红花岗下葬。他在报端发表文章,取“碧血黄花”之意将红花岗改名黄花岗,后来又悲愤作画《黄菊红棉》并题诗:“吾粤两般千古事,黄花开后又红花。”可以说,这幅作品见证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那段历史。

   “国画研究会”的创会宗旨与会员们的创作理念一致。他们仿古、摹古,在古人的作品与精神世界中寻求灵感,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借鉴”与“创作”中的探索,因此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仿古而不泥古,弘扬传统而不守旧。展览中亮相的卢振寰所作的《仿大痴仙馆图》就是仿古人画风的作品。在技法上,国画研究会成员不完全临摹,而是用结合宋元创作的皴法和感觉变成自己的作品。此外,展览中展出了国学研究会成员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作品,比如铁禅法师的《山水》、邓芬的《三只雀》、罗落花的《梅花图》、谈月色的《红梅》等,无不清新雅致。

  广东国画研究会一直到1938年日本占领广东后,团体活动即行停止,曾经盛极一时的国画研究会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间中有会员参与各类美术活动,但均为个体行为,与作为国画组织的团体无涉。“国画研究会”自成立至今已过去80余年。直到现在,他们仍有不少传人还坚守传统,承继着先辈的艺术理念,在广东画坛发出自己的声音。

  3
  岭南画派抗战经典

  高剑父名作反映抗日战场

  高剑父的《虎啸山月惊》是岭南画派在上世纪20年代的经典作品,明显地吸收西画的写生特点,重视光影、空间,弱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把虎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的另一件作品《红柿图》摒弃了宋院体画风格,吸收了西画的写生观念,着重表现明暗对比和反光透视关系。岭南画派“折衷中西”,把西方的科学写实精神引入中国画,强调现实性题材,强调艺术的大众化,提倡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为当时混乱、盲目的画坛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岭南画派画家在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品在展览中亮相,尤为引人关注。高剑父本身是辛亥革命元老,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东战场的烈焰》是高剑父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画家以西洋绘画中的光影处理和素描关系,融进传统笔墨来表现祖国河山被日本帝国主义轰炸后的情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既是画家的亲眼所见,也是画家的写生之作,画家是以无比悲愤的心情来创作这幅作品的,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抗争精神。正如右下角印章所刻:“乱画哀乱世也。”

  此外,黄少强创作于1936年的作品《残歌载道泪飘潇》在展览中亮相,反映了战争中老百姓的苦难生活。1935年,黄少强在广州通宁道创立“民间画馆”,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民间画会”,奉行“到民间去,百折不回”的艺术主张,影响深远。

  展览中,关山月在抗战时期的“西北写生”一批代表作也得以亮相。1940年,关山月告别恩师高剑父,辗转到达抗战大后方展开“西北写生”。关山月一面在云、贵、川写生,一面在桂林、贵阳、成都、重庆、昆明等地开办抗战画展,用画笔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本次展览中,关山月创作于1941年的《花溪猎人》与1942年的《苗胞猎手》展示了他在西北写生时期的创作特点,少数民族猎手的民族服饰、面容表情都被画家以精雕细琢的逼真笔法定格在画面上。尽管关山月日后以山水画和花鸟画闻名,但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早年在人物画写生方面的扎实功底。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梁艺凡 通讯员 刘丹妮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