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广州日报】广东两大画派“世纪对话”

录入时间: 2015-09-23


《小鸟天堂》(黄般若1964年)。


《水仙梅花扇面》(李凤公1945年)。


《残歌载道泪飘潇》(黄少强1936年)


《花鸟》(赵浩公卢镇寰1924年)

  50年前黄般若笔下的广东新会小鸟天堂的岭南风情,70年前李凤公留下的梅花与水仙构筑的扇面图,80年前黄少强速写的残歌载道的街头沦落艺人,还有90年前赵浩公卢镇寰合作的梅花盛开迎来喜鹊上树梢……100幅广东画界先人珍贵画作今天(22日)在广东美术馆“世纪对话——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学术论争”馆藏作品展首度亮相,作为广东美术馆的年度重头大戏之一,本次展示的是广东美术馆馆藏的岭南画派与广东国画研究会两大画派作品,其中有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和以黄般若、黄君璧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的作品,再现一段始于上世纪的1926年开始的围绕中国画革新而持续40年之久的大论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5日。

  主办方表示,举办这次展览,只希望还原历史事实。据介绍,上世纪初,面对西风东渐下的文化冲突问题,一向处于中国最开放前沿的广东画坛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在美术界,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主张借鉴日本绘画的改良模式来“折衷中西”的岭南画派和以黄般若、黄君璧为代表的,主张“以培养吾国之国性,而发扬吾国之国光”的传统立场出发的国画研究会形成了两大阵营。这一场上世纪20年代在广州报章上的公开论辩,不仅是广东美术史上,同样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激烈的。由于双方的发言人是黄般若与方人定,所以一般也把这场论辩称为“方黄之争”。值得关注的是,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共同推动了广东美术的蓬勃发展,使之与北京、上海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三足鼎立的一支重要力量。

  专家指出,历史上广东画界在经历中西方文化对峙、冲突、融合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西化派等百家争鸣之格局。尽管岭南画派和国画研究会两大艺术团体理念不尽相同,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尽一样,甚至还有过激烈的论争,但它们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岭南开放包容、求新求变的特性与文化精神。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刘丹妮 摄影报道)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