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南北之风融于云山 雅昌艺术网胡江专访

录入时间: 2015-07-01

  2015年7月9日,岭南山水画家胡江将在广东美术馆三楼举办题为江山.祥云胡江国画展,展出其2005年至2015年的山水画120多幅作品。虽然钟情于山水画,但熟悉胡江的人却说他是一位很难下定义的艺术家。从广东茂名电白到大都市广州,他一路学过书法、雕塑、陶艺、国画。可以说是一位创作多元化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的人生经历也很丰富,从陶艺工人、设计师、厂长到如今的职业画家,他是怎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以往不同的艺术经历又对他现在的国画创作产生何种影响?带着这些疑问,雅昌艺术网记者亲临胡江位于番禺南村的江山艺术馆对他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雅昌艺术网:近十年您专注于山水画,听说您之前尝试过陶艺、书法、公共雕塑等创作,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胡江:我的经历有一些偶然性,并不是我特意要转行,可以说是水到渠成。1975年,我高中毕业后进入国营陶瓷工厂当工人。我在工厂里面跟师傅学陶艺,包括陶瓷设计、陶瓷绘画等。大概学了3年,正好广州美院要招陶瓷雕塑的学生,我报了名结果也考上了,于是开始系统地学习雕塑,毕业后我回到了原单位继续从事陶瓷雕塑设计,又干了约五六年。再后来,厂里派我到意大利学习3个月,专攻瓷砖花色设计,跟设计师系统地学了图案的重组、立体构成,平面构图,还包括丝网印刷和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回国后,我继续在工厂里当设计师。1990年后的一段时间,我还当了工厂厂长,全面管理企业。

  我年轻时有些国画基础,可以说我是带着国画基础去学雕塑的。进工厂前,我父亲让我跟表弟周瑞学了一个月国画花鸟。考上美院之后我也没有放弃国画的练习。我1979年进入广州美院,期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老乡陈金章老师,他待我很好也很愿意教我,于是每个周六日不翻石膏模或不做雕塑我就在外写生,并经常带些作品请他看。他很耐心指导我,渐渐地我对国画山水就越来越感兴趣了。毕业后我回到工厂,即使没有时间去写生创作,我依旧没有放弃国画,主要看书读画。1997年,我获评高级职称,9月我在茂名博物馆举办了一个艺术个展,有国画、陶艺、雕塑、书法作品,当时还请黎雄才先生为我的展览题字:“胡江作品展”。展览结束后,我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是留在茂名做文联副主席,一是去广州发展。当时在《南方日报》工作的好朋友李钟生看过我的个展后,鼓励我去广州发展。这更坚定了我到广州发展的决心。

  雅昌艺术网:多年和雕塑和陶艺创作对您的国画创作有何影响?

  胡江:其实现在人们对我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说我国画山水画得挺不错,如果不是以前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做别的事情,现在应该会更有成就。其实我觉得一个画家的经历与阅历很重要,这些对我现在画国画很有帮助。比如说我在学雕塑的期间得以系统地学了素描,有素描基础让我画什么就能像什么,而且雕塑的学习让我在画中加强了对空间与块面的理解。所以做雕塑对于我画国画是很有帮助的。首先,块面在国画山水的山石的表现最有效果,在块面的用笔上,我不仅仅用线条表达形体空间,在线与线之间还构成了块面的造型语言;如同许多版画出身的国画家在对黑与白的处理上特别到位、视觉震撼力特别强。同样,我就将雕塑的体积语言应用到山水画空间处理上。往往在微信上将我的一平尺小画发出去,别人看了都以为是大画。对于一些主题性的创作,没有一点素描基础是很难驾驭大场景山水画的创作的。所以学美术要从基础造型开始,不能绕开素描,只求小笔墨情调。

  一幅山水画既要看大的整体构图,更要有局部的细节,要拉开虚实浓淡关系,才能凸显笔墨的精彩。这一些又得益于我对工艺美术的学习与实践,我若没有做过雕塑的经历与实践,也不会有今天画起画来这样放得开。在实践中我体验到从传统国画讲究三远的构图法到可借助油画里的光与影、雕塑里的体积和块面观念来表现空间,无疑画面视觉效果更佳。记得以前我看过一篇水彩大师王肇民先生的文章里说:画面里的层次越多画面对比效果就越软弱,反之就越强烈。我一直带着这个问题去看画读画。同时去实践和解决在创作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在山水画创作中,我尽可能在注意黑与白两大块关系有着强烈对比的同时,去丰富黑与白中的细部与层次。我把这个观念带进国画,力求在处理作品中的层次与细节上不失去画面对比的视觉效果。

  雅昌艺术网:云彩在你的画中,似乎是很重要的造景元素,生动而灵空,詹志峰先生曾在《荣宝斋》杂志发表了题为《胡江的云》的文章,可见人们对你的云是很有认同感的。请您能否谈谈你对画云的体会?

  胡江:其实,国画的云不是画出来的,是留出来的。云,是我造境造势的一种元素和方法,我只想在画里追求一种气势和气韵,以达到空灵、苍茫的效果。我从未刻意画过云,所谓的云是在画里有意无意间的留白。当然,我对云的观察与研究方法不一样。古人画云只留白,而我是把云也当为-个有体积的物体去看待,画"云"的功夫实质上就在画面景观的笔墨虚实处理上,"云"是靠这些景物烘托出来的。

  2011年,暨南大学附属医院收藏了我的宽13米高6米的大画《杏林春暖》,为画好这幅画我去了黄山、三清山等地采风,体验实情实景在大画中的表现方式,用了近一年时间来创作,这算是我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作品中"云"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

  雅昌艺术网:中国画坛一直有“南秀北厚”的说法,而这种区别在建国后随着南北交流的增多而渐渐淡化了。很多人说您的画作就结合了南北的风格,那么您认为您的风格还算不算是岭南画派呢?

  胡江:应该说我是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因为我一开始是不偏不倚地跟随陈金章学习的。更早期也临过不少黎雄才、关山月的山水作品,也曾与杨善深先生有过几年的交往,近十年以来与台湾著名的岭南画派画家欧豪年先生有更蜜切的交往,所以受岭南画派影响较多。所以说我是岭南画派的传承人是客观的。在我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深深体会到国画中的线条重要,特别是丈二匹以上的作品的创作使我悟到了大线条骨架的作用,实质上这些线条更容易体现自我的东西。2008年9月,省美协黄亦生先生在北京介绍我认识了李可染的得意门生李宝林先生并拜他为师,李老也乐意接受了我为弟子。前年我在合肥赖少其艺术馆办个展李老师在开幕式上说:“胡江是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在陈金章老先生的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对岭南画派的笔与墨领悟得比较透彻,山水画得那么润泽,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他不满足于现状,还来北京拜我为师,将北派的风格融入他的画里,也许这是岭南画派融入北派的一个成功个案,我要祝贺他”

  我觉得岭南画派的思想是革命的、开放的、创新的,是在不断求变的过程中吸收更好的养分,从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这才是岭南画派精神的真谛。我的画作中呈现的东西是否纯粹的岭南画派,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我追求的便是自己喜爱的东西。陈金章老师始终教诲他的学生弟车子:在作画的面貌上要有能力和胆色一步步地离他而去。如今我教育学生也是如此,我希望他们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定位,离我而去。我的作品走南北相兼之路,是想画出自己更喜欢的画,使画作更润泽、更苍茫、更有气和时代感,我不能画穷山恶水,所以,画中的“云”和“雾”便是我惯用的元素和方式,我要用我作品给人带来的是亲和向往的感觉。也许,这是人们喜欢我的“云”和山水画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015.4.于南村江山艺术馆)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