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遥寄江汉城

录入时间: 2015-06-15

阎正

  江汉城画人物,在深圳是屈指可数的画家之一。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客居深圳十数年,结识画家友人不少,江汉城则为重要的一个。

  朋友有两种,一种是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终日摸爬滚打在一起的,再者即我与江汉城的模式,与王子武亦如此,平日见面无多,大都是在会议及活动上碰在一块,一年也难得见上几回,犹如柏拉图式的友谊。然对相互的了解仍一清二楚,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息息相通,星云大师曾言: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我们是以心相交。艺术便是媒介的纽带。

  有人说:画家孤军深入,各自为战,了解绘画的产生与传承,是一种“纵”的力量培养,与之同时,画家还要关注同道以及当今画坛的变化,顺时而为,是一种“横”的力量陶冶,纵横之力,缺一不可以为绘画,缺一不可以论绘画。

  纵向纳古,横向掇英,江汉城两方面都有得可说,先看他纵之一脉,汉城为深圳当地土生土长的本土画家,对深圳以及广东一带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正因为自幼浸润在这块土地,自然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他从小到大,年复一年,感同身受的经历并体验到了深圳由小渔村演绎成大都市的“沧海桑田”。从感情到实践都比我们这些“舶来者”多了一层,他对于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土著居民,也多了一份心仪与亲切。于是他笔下情不自禁地画出了一大批有人文历史价值的作品,如《祖国亲》、《故乡情深》、《建设者》、《故园春》、《蕉荫下》、《中英街》、《丽影》、《惠安女》、《渔家女》等等,仅从名字即可看出这一长串的作品,无一不是讴歌画家故土的情怀,我尤对一幅《合力》印象深刻,两个扛抬巨石的惠安女,努力前行,神态生动,虽都是背影,其中一位头上的鲜花点缀出惠安女儿的美丽,真个是于无声处胜有声!它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震撼,远比苍白的文字要实在的多!

  三十多年来,他不仅身体力行创作了一大批美术作品,同时,他策划组织与参与组织了深圳三届美展,以及青年美展、教师展,策划成立深圳中国画研究会,并举办了1——4届会员作品展。他还开办并主持了中国书画函大深圳分校,并先后主编了《深圳市美术作品选》、《深圳市群众美术作品选集》、《深圳特区30年优秀群众美术作品选集》,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写出过多篇关于深圳美术创作发展的理论文章,数以万字计,在深圳美术事业的成长完善与发展上,江汉城功不可没!

  在继承传统方面,他于22年前的1992年,就倾力临摹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独步时代,再现历史”为题,讲述了他别有见地的心得体会,并因此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国际书画艺术临摹大展的二等奖。

  至于横向一脉,江汉城去过苗岭、藏区、大漠、草原,所到之处数不胜数,足迹涉猎不谓不远。三十年一挥,他笔下的作品源源不断,有目共睹。相识与不相识的人,只要接触到他及他的画作,无不感慨赞叹!许多不相识也变成了相识,江汉城气定神闲,以画会友,使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使他艺术之薪火越烧越旺,红极一时。

  正因为江汉城的纵横兼修,他终日徜徉于丹青绘制之间,日无守晷;沉醉于古今中外名画之侧,涤心诣智。在艺术的反复实践中采撷着醇正,在曲折的行进路上寻求着宽广。而后,条分缕析古今的变幻,取精用弘左右的异趣,纵横扩展,把古今元素化作自家符号,翰不虚动,每每使笔下五彩缤纷,纵横万里,一马平川,才能屡屡产生为人称道的珍品佳作,江汉城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都功莫大焉!

  绘画从来是一种艰辛的事业,人物画则难上加难。三十年前可以是凭兴趣爱好,专心致志;三十年后之今日,绘画之外,凭空多了许多名利的诱惑,尤其画可变钱之后,让不少画坛娇子沦为画奴,年复一年的媚俗迎合,丢掉了仅存的自我。江汉城在当下书画领域是个异数,自始至终画着自己想画和应该画的人与物,不为八面来风所动,可钦可敬!

  时代走到了今天,科技高速发展,逼着人们不断地顺应潮流做出改变,如照相机的反复更新,快门一按,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甚至一指按下,像机枪扫射似的连拍,让不少画家省却了无数力气,速写的功能便岌岌可危,画家拿照片创作已司空见惯,甚至个别大牌画家以画照片为常态也见怪不怪。江汉城此时此刻不为所动,坚持速写,累月经年,他大量的手稿是最好的诠释,事实证明,照相机代替不了速写,先进的科技锻造不出艺术的精英,画家画速写是对造型能力最好的锤炼。依靠照片画出的作品,绝没有依据速写画出的生动,前者往往僵而死,因为那其中缺少了冲动与激情,全凭照相机器的创作最终把人也变成机器。我们要赞扬江汉城的执着,推崇他的不改初衷,肯定江汉城的坚持,就是肯定了创作的根基,速写、写生是绘画创作灵感的生命与源泉。

  江汉城真的要感谢那个学习资料及其一切都贫乏的年代,感谢他的杨之光老师每周要交15幅以上速写的严令,以及老师带队下乡、下厂,培养出他对速写的兴趣,使得他对画速写从被动到主动,以致今天形成习惯的演变。

  画家作画,基本功的磨砺自是不可或缺,但并不仅此而已,以技论画,决非导致质变的关键所在,就艺术创作而言,功夫在画外,无疑是避不开的话题。

  江汉城的画外是什么?应是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青年时代伊始,他的人生旅途几乎没有停止过,踏遍广东本省自不待言,入村寨、钻大棚、过丛林、渡海港,爬山涉水,历尽艰辛,能涉足之处他都走到了。渐渐地走出广东,登上云贵高原,下到四川盆地,更远赴甘陕、宁夏以及新疆,并四进藏区,这些经历对于六十岁画家的他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有人说:10岁把童真卖给学校,20岁把爱情卖给房子,30岁把青春卖给老板,40岁把身体卖给绩效,50岁把灵魂卖给工作,60岁把下半生卖给孩子……,江汉城的六十岁反其道而行,他把他的岁月都献给了他的钟爱。

  在深圳这块宝地上,他太有可能挣到大把大把的钱,但他没有去挣,所以他没有钱;在深圳这个特区,有他太多太多的机遇,他完全可以抓住,但没有去抓,所以他依然故我。因此,三十年来他的生活与深圳的发展来看,不成正比。但在艺术上,他不输给同时代的画家,非但不输,且成就斐然,江汉城耐得寂寞,守得中宫,勤勤恳恳,爱己所爱,无怨无悔,自然有成!

  人这一生需要有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江汉城五副眼镜都有,是我很引以为自豪的朋友,是一位真正纯粹的艺术家。愿汉城纵向纳古,以古贤精髓为依据,有上下几千年取之不尽的果实,横向掇英,与同道沟通交流,不以名下观人,唯以作品是瞻,取长补短,纵横合力,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天道酬勤,必能修成正果。

2014年9月2日定稿于北京平西王府        
(阎正:著名艺术评论家、画家、原北京《美术观察》杂志社社长)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