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李岚清百幅素描画大师《大公报》

录入时间: 2014-02-21


图:李岚清在作品展开幕式上讲话

  退休后偏爱在艺术领域怡情养性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19日在广州展出其新近创作的128幅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以传统的诗、书、画、印一体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声望夙着的中国近现代文艺大师们的神韵。李岚清表示,自己因「一时冲动」而爱上素描创作,希望以此传达对文化的思考、对文艺的热爱,寄托对20世纪文艺大师们的敬仰和缅怀,并希望今后中国还能继续涌现更多大师,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文、图:大公报记者 郑曼玲

  此次展出的李岚清素描艺术作品,刻画了中国近现代128位已故文化艺术大师,当中既包括书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作家鲁迅、老舍、巴金,也包括音乐家聂耳、马思聪和戏剧家梅兰芳等,还包括辞世不久的粤剧大师红线女和缔造香港影视文化传奇的邵逸夫。

  素描+毛笔+宣纸 别具匠心

  作品以「素描+毛笔+宣纸」的形式呈现,别具匠心。每幅素描人物画像旁,是创作者专门为他们撰写或编集的诗句,如为漫画家华君武所写的是「华老笔下群丑显,走过坟场壮胆吹。地狱赌局三缺一,只等鬼役架你来。」为相声大师侯宝林写的是「君让关公战秦琼,言语不通挨打头。酒鬼吹牛攀光柱,夜行违规落阴沟。」每幅作品上还有专门为大师们篆刻的朱红印章,如齐白石的「独此一格」、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者将其眼中各位艺术大师的名作、性格、经历,都凝聚在小小的印章中,与大师素描画像相映成趣。

  李岚清并与来宾分享创作灵感和体会。他笑说,自己之所以走上素描创作之路,皆因「一时冲动」。「我们音乐文化中有些令人遗憾的地方─那些好听的、净化心灵的歌曲,大家都知道是谁唱的,却不知道作曲家是谁。」而恰恰就是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为名不为利,创作出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所以我不服气,一定要画下他们!我就是怀?这样的冲动,为他们作画、治印、写诗的。」后来国家大剧院想将这些作品展出,「我想了想,在国家大剧院展出,不能只展示音乐家。」于是他又开始画了戏剧家、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等。

  篆刻瘾未戒 素描「又上瘾」

  李岚清笑称,本来一开始是因为年事已高,不太能承受高强度高密度的篆刻创作,想用画画来戒一戒篆刻的「瘾」,没想到篆刻的「瘾」没戒掉,素描「又上瘾了,一发不可收拾」。

  至于功底和技法,他谦称自己属业余水平。「少年时代我爱看小人书,很崇拜书中的名人和英雄人物,喜欢把他们描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基础。」但他表示,大师已去,精神永存,自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创作,表达对艺术大家们的缅怀和景仰,也提醒世人不要淡忘那些为中国艺术的辉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希望中国今后还能继续层出不穷地涌现像他们这样的大师,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中国人追随他们的脚步,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开幕式上,李岚清将新近创作的《就叫特区》书法作品赠送给广东省委,又将17幅表现林风眠、关山月等素描作品赠送给广东有关文化艺术机构,还将一幅关于邵逸夫先生的素描作品赠送给香港邵逸夫基金会,由中联办接收并转交。

曾为红线女做俄语翻译


红线女画像

  「 我跟红线女认识得很早,」在素描作品展览开幕式上,李岚清兴致勃勃地谈起与大师们之间的种种轶事。 「 还记得是1957年,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在莫斯科举办,胡耀邦带领中国青年代表团去参加这个活动。当时我是大学毕业后被派到苏联学习,也受到苏联的共青团中央邀请去参加联欢节。」李岚清说, 「 主办方还给我们派了一个任务,说你们中国来的青年大学生,有些不懂俄语的,请你们帮忙承担翻译和联络工作。我就是给红线女当翻译的。」

  李岚清回忆道, 「 她在联欢节的文艺比赛中唱了一曲粤曲《荔枝颂》,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金奖,我们当时都感到很自豪。」此后,两人直至2000年才又欣然重聚。 「 那时中央分期分批邀请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专家到北戴河休假,文艺界是2000年去的,当时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来接待他们。」相隔43年之后重又见面,李岚清感慨, 「 那时她已是满头银发,但仍然神采奕奕,我们还讲起多年前这段往事。」去年底,当李岚清听说红线女离世,马上决定画一幅像来缅怀她, 「 我还特意找了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大概就是她30多岁时的样子,来照着画。」

  敬仰邵逸夫 为他画幅像至于邵逸夫先生,李岚清说,大家都知道我管了10年的教育工作,而邵逸夫先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做了很多慈善工作, 「 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捐献了6000个教育项目,捐赠40多亿港元。他这样坚持不懈支持教育,我很敬仰他,觉得应该为他画幅像。」

  他续称, 「 我为每位大师挑的照片,都是经过其家属认可的。一开始有人说不用了,你这个不涉及肖像权的问题,但我说不行,我要尊重他们家属的意见,看是否认可这个形象,看完照片还得签字了表示认可。也有的家属会给我提建议,给我推荐一幅他们认为更好的照片,那我也可以重新创作。就像梅兰芳大师,他的嘴我画了四次也不太满意,他太漂亮了,那种神韵很特别,不容易画。」

原來篆刻這麼有趣


▶李岚清为华君武所刻「哭笑不得」


▶李岚清为齐白石所刻「独此一格」


▶李嵐清自七十一歲起開始學習篆刻, 他笑稱這是他「 經營的副業」


  自2003年卸任之后,李岚清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大多无关政治只论艺术。这位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位时主管经贸、财税、教育、文化和科技的副总理,对音乐、书画等艺术领域狂热,篆刻亦是他的一大爱好。

  据说他自71岁起开始学习篆刻,他笑称这是他 「 经营的副业」,每天 「 听」《新闻联播》的时间,也是他的篆刻时间。 「 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另外我边听边练篆刻,可以手脑并用,对健脑是有好处的。」李岚清说。曾为邓小平刻两枚印章讲到篆刻,李岚清还有一段为邓小平刻了两枚印章的趣事。一方是 「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之印」、另一方是「 科教后勤部部长邓小平之印」;前一方是历史公认,后一方则是邓小平的 「自封」─他特别关心科技工作、尊师重教,故自称 「 科教后勤部部长」。 「小平同志有各种各样的印章,但独缺这两方印,就由我这位当 『 处长』的给这位当 『 部长』的来刻吧,我想如果我不刻,没有哪个篆刻家敢给他刻的。」李岚清说。

  生活中不少趣事也成了他刻章纪念的灵感。 「 我退休以后,家里召开 『 家务会议』,选举 『 家务总裁』。我们家一共8口人,我 『 仅以』7票之差落选,因为我孙女说,如果让爷爷当选,我们家恐怕连饭也吃不上,全家只能吃石头了。她奶奶作为新当选的 『 家务总裁』对我说,以后家里的事情,你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就只好刻了一方 『 竞选失败』的印章来自我安慰了。」

  2007年他出版了《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也曾在各地举办过篆刻展览。

  事实上,多位卸任国家领导人都对艺术创作情有独钟。李瑞环退休后曾出版《学哲学用哲学》、《看法与说法》等书,还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最为业内称道的是,他改编自梅派名剧《生死恨》的《韩玉娘》,先后十易其稿,从整体布局、人物性格到故事情节,都作了较大改动,被认为是 「 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出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