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重要的是现场——关于原弓《大于6000m³》

录入时间: 2013-10-28

王  林

  原弓作品历来重视现场,无论是他在西藏组织的行为艺术及展览活动,还是他自己创作的环境装置及影像作品。首先是对事发现场或灾难现场的敏感,其作品材料均采自那些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现场,如汶川地震区、考古发掘地等等。这使其作品一开始就有一种史料与档案性质。进而是对展览现场的处理,或者直接运用展场条件,通过破坏、变异等手段,让作品和场地相互转换,融为一体,如《十三盏富士康灯坠落却主张发光》、《以艺术的名义圈地》等;或者结合展场的不同特点,以偶合、偏离等方式,让作品介入场地并质疑场地,如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用灾区失地农民的农具所做的《摇钱树》等作品。

  原弓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出展的作品名曰《大于6000m³》。该作有两个明显的相关性:一是相对于双年展主题“启迪”和中国国家馆主题“弥漫”,其雾化气体显然与此有关。二是针对中国馆所处场地,即威尼斯处女花园区域中的军械库放满大型油罐的车间。在这里,任何作品皆不如原有的工业器物及机械壮观,所以历届中国馆的作品都让人难免遗憾。原弓在仔细考察现场后确定的方案,不失为充满想像力与智慧性的做法。以东方审美的思维方式和身体感受,中和西方工业建筑及构件刚性的实体力量,表现为虚化的重启与柔性的消解。值得注意的是,原弓在雾气中加入西藏天然香料,让弥散于场馆内外的气息中充满特定地域的香味。这不仅和他自己以往的创作经历有一以贯之的连接,更为重要的是,玄秘与空灵的哲理与诗意,有了着地的具体性和针对性。当间歇喷出的雾气让国家馆及其作品突然消失的时候,当藏香气味从中国国家馆逸出的时候,人们何尝不能感受到作品的隐喻性。作品对权力意识的挑战尽管悄无声息却也在地有力。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已重新成为艺术创作的价值追求,而真实性的呈现,一方面体现为作品与环境、作品与观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于文化政治真相的揭示。置身现场和直面问题、现场在地和在场附身,乃是对艺术家创作方法与创作智慧的考验。

  我想,原弓是经得起这样的考验的。

2011年4月18日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