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李小可:水墨家园也是精神的家园《信息时报》

录入时间: 2013-07-23

  作为李可染之子,他自幼与美术界前辈大师们朝夕相处,浸濡颇深;上世纪70年代开始照顾、协助父亲李可染生活、工作,并在父亲的指导之下开始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去年7月,《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继年初展览巡回到他的故乡徐州之后,日前来到了广州,在广东美术馆继续展出。展览将持续到8月1日。

  近年来,李小可和母亲邹佩珠一起操持李可染艺术的研究和传播工作,自己画画的时间相对少了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作为大师的子女,推动李可染艺术研究与传播是他的责任。

  但是他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业,而是坚定地执守父辈的艺术理想与文化精神,在传承中创造,在探索中突破,形成了既有“李家山水”精神品格、又有自己鲜明语言风格的丰厚成果。

  传统文化同样是一种“家园”

  在李小可看来,“家园”不仅是我们所处时代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传统文化同样是一种“家园”。当你走进去时,它会给你带来深深的感动和无限的表现空间:“父亲李可染先生讲‘千难一易’、‘苦学派’、‘实者慧’表明了这个过程的艰辛。‘学步’、‘问道’、‘以学为进’则是我的坚持。而‘吸纳’、‘为我所用’是我对待外来文化和当代视觉经验的态度。”

  李小可寻求着自己的语言方式,在渐变中以求质的跨越。这其中流淌着其父李可染所创建的“李家山水”的血脉,而更多的是李小可自己生发与锤炼后的笔墨,他一直努力把传统与自然、生活连接起来,不断寻觅水墨表现新的可能。

  此次展览以“水墨家园”为主题,展出李小可近年以北京、西藏、黄山为主题的近百幅水墨作品以及大量写生作品。其中三幅10米至7米分别描绘西藏古格、老北京四合院和黄山全景的巨幅作品成为展览的焦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齐白石纪念馆馆长吴洪亮这样解读李小可的三座“水墨家园”——北京、黄山、藏地不仅是他描绘的对象,更是带给他滋养与激情的三个“家园”。一个家在北京,是他自少年开始日日生活的京华,是那些红墙绿柳、小院槐花、胡同嬉闹、钟鼓相应所汇聚成的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家园”。一个家在黄山,那被云雾浸染过,被人文滋养过,更由明清以降无数名家,尤其是被李可染先生无数次描绘过的被人化的自然“家园”。一个家在藏地高原,李小可曾近30次造访过的雪域,其中孕育着天、地、人、物魂牵梦萦的精神感恋。

  濡养终身的人文家园

  对水墨不太了解的观众,可能会对展览中的文献部分感到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广东美术馆一楼长廊,以文献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李小可幼年到青年时期生活过的一个特殊院落“大雅宝胡同甲2号”。

  这里曾经居住着董希文、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吴冠中、黄永玉等几十位中国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有张示意图展示了这个长不过十米的院落,前院是国画大师李苦禅,旁边是油画大师董希文,挨着董家的是张仃、周令钊和吴冠中,后院还有黄永玉、王朝闻、叶浅予、李瑞年。齐白石和徐悲鸿也是小院常客。

  这些近代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就是李小可幼年熟稔的自家长辈。这些照片与实物,回顾了大师云集的奇观,讲述了前辈艺术家的生活创作状态,更具体地表现了李小可艺术学养的养成和渊源。

  访问

  李小可:我画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表现

  我们的采访是从李小可的成名之作,《宫墙》前开始的。

  信息时报:曾经人们提起你的时候,是说李可染之子李小可,但是这幅画让你在美术界开始有了比较独立的身份。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后来评价说这张画让“所有的画界同仁都感到视觉为之一新”,你自己觉得呢?
  李小可:这幅画是从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央美院进修的时候开始创作的,到后来慢慢就比较完整完善起来,人们的确是记住这篇作品,我到新疆等很远的地方去,当地的美术家协会都会说“诶,你是画那张《宫墙》的”。这实际上是说我这幅画有些特点,我觉得是对线的使用。
  中国画传统的核心是线,但我这幅画的线条在表现物象的时候,没有受传统程式所约束,而是用一种透视密集的线来营造皇城具有压迫感的感觉。
  皇城是过去封建王朝的一种带有威严、壁垒的感觉,但在这个壁垒外面呢又有柳树,看上去很飘逸的感觉,实际上也含有时代的变革。
  这个画我思考了很久,包括角楼的处理,整个画面虽然有堵很大的墙,但你看它是带有流动感的,所以很多人喜欢这个。

  信息时报:许多评论家也都提出过你这个特点,就是布局看上去非常满非常密集,但是透气。尤其在画北京的这些作品中特别明显。
  李小可:北京是个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家园。小时候我家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央美术学院教工宿舍。院子不过十米,住的可都是大师。这张《水墨家园》,是我的系列作品中代表性的作品。
  实际上人文、历史、情感相连的,既是我的生活家园也是精神家园,是人们对北京过去历史的记忆,也是北京符号。这里头也运用一些当代的视觉经验,语言很丰富,很有秩序。中国的笔墨是具有表现力的,比如这个构图,我想如果用油画去画、用西画或者拍一张照片来表现,都不会有这么集中。
  “气”像这条路,这个骑自行车的人,使很满的画面里有一种透气,有种生气。这是我理解的北京特色的一种宁静。我认识的北京有种宁静中的生命力。
  过去的中国画一般都是有一点世外桃源比较冷清的,而这个作品呢,带有一种生命感,我把我感觉到的北京的意境符号,转化成笔墨性的语言。
  像这个《午》,北京的中午,阳光打在胡同里有阴影,骑自行车的人骑过来,给人一种北京的安宁感。运用灰墨和留白的关系,营造像阳光打下来的效果,实际上也是带有一定的探索。

  信息时报:这次有一间展厅都是你画的黄山,历代关于黄山的水墨佳作很多,你如何在前人遮蔽下作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呢?
  李小可:黄山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圣地,很多中国历代的山水画家都会画黄山,因为黄山这个风景承载了中国山水气象万千、既雄浑又万变的丰富感和不同的意境,最能表达中国人对于山水气质的认知。
  我觉得它跟中国的水墨好像有一种本质性的契合。就是说,这个山还是一个很具象的,但又千变万化,就跟水墨的黑白一样,这黑白能承载无限的想象和空间变化。
  如果你能够走进去,能把它与传统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就会幻化出一种无限的表现空间。
  如何用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带有东方性的中国的山水,而在这山水里呢,又如何体现中国笔墨的丰富性,表现的一种可能,这些作品带有一种尝试性,如何把一种复杂的山画得很整体,画得很有体量感,这也是我的一个追求。
  我与黄山渊源深厚,1978年我陪父亲李可染上黄山写生,后来我又多次上黄山写生,前若干年呢,我又被聘为黄山书画院的院长,画黄山不仅是爱好还增加了一份责任,一定要画得更好。
  过去画的山水来讲,具有一种很强的文人气和书卷气,但是过去的画尺幅比较小,常见的是册页呀、手卷等,但如何把它变得雄浑有气势,画出它那种生动的气息,这需要我们对黄山自然景象的物象、精神和结构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我的探索是强调结构,另外强调山林的生命感。用积墨在画面的节奏感、厚重感,表现山石和植物浑然一体的感觉。

  信息时报:我注意到在这批关于黄山的画作中有两张是今年的新作,是为广东展特别创作的吗?
  李小可:这两张是来广东展览前画的,除了画山也是尝试笔墨表现语言的丰富性。
  信息时报:有人说当代没有了自然,所以失去自然山水之后的山水画很难发展。你怎么看水墨在当代发生变化的问题呢?
  李小可: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文化的本体性,像水墨表现到极致,有很强的表现力,它不是纯粹客观的再现自然,也不是纯粹对主观想象中风景的表现,它是一个综合体。
  一张画实际上是艺术家对文化的了解、对时代和对生活的感悟的综合,并且不能忽视的是个人的选择性,这画这当然是我的选择。
  所以你刚提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自然风景会慢慢变为人文化时代化现代化的风景,人们面对这个怎么画山水,这是个复杂的课题。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李丽旻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