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梅墨生:心静画安静《信息时报》

录入时间: 2013-07-08


《小小山水册》之二   1998年 13.5x12cm


《一泓海水》书法横幅 2001年 33x134cm


《兰竹(借东风)》 2012年 68x45cm


《荷花(香远益清)》 2012年45x68cm


《四川巴中写生》系列之十一 2006年 35×46cm


《南京扫叶山房》

  7月3日,“从容中道——梅墨生画书诗巡展·广东行”展览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学术支持,为观众呈现了梅墨生近年来的潜心之作近三百余件,包括山水、花鸟、写生以及书法作品等。

  据展览方介绍,本次展览结束后还将继续在上海、陕西、北京、山东等地的省市美术馆及国家美术馆举行梅墨生画书诗巡展活动,巡展计划每年举行两次。这将是梅墨生多年来首次集中在全国各省级美术馆举行的巡展,届时将以画书诗同展的形式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探讨。

  在本次展览策展人罗一平看来,梅墨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迷恋,这让他不断提纯和挖掘中国画的传统范畴,呈现出与当代性很强的观念水墨截然不同的风格。

  他说:“梅墨生的作品古而不旧,他严谨地继承了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和笔法,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绘画的文化景观,笔法熟稔,线条多富于变化。他的作品,讲究虚实相应,化繁为简,善用留白尽未尽之言,他的写意作品,在寥寥数笔之间,景、物间的神韵尽施于纸上。留白处的平衡感以虚托实,很好地传递出古典智慧中阴阳平衡,宁静、和谐之美。”

  “从容中道”的宁静典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画领域迸发了两种相反的思潮:一种是以对于水墨语言、媒材拓展的基础上所建立的观念水墨,所反映的是完全有别于传统水墨的当代观念性的文化景观;另一种,则是不断提纯和挖掘中国画的传统范畴,以保持和捍卫传统的价值和传统语言的纯洁性。

  梅墨生的创作属于后者,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迷恋。

  据展方介绍,梅墨生出身于京城中医世家,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熏陶,不仅幼习诗文,还在太极拳法,中医和易经等方面颇有建树。

  在开幕式后的研讨会上,梅墨生演示了他学习多年的太极拳,他认为,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之间有着天然融通之处,因此相互悟道,彼此长进。

  研讨会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家毛建波就本次展览的主题“从容中道”评价说:“从容是一种状态,而中道则是梅墨生艺术的核心价值。近代以来,对技法的追求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美术馆模式的展示方式使得过去把玩式的中国书画作品受到挑战,我认为,传统书画的核心问题不是尺幅的大小,而是传统文化之‘道’,梅墨生的画平淡天真,简淡而不失丰富,继承的正是传统书画的‘中庸之道’、‘中正之道’。”

  回归“诗书画”传统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表达方式,也是对文人的一项基本要求。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上当下的专业分得越来越细,很少有人能做到“诗书画”俱佳,更多的是在某一领域取得较高成就,无法兼顾其他。

  在开幕式之后的研讨会上,许多发言专家认为,梅墨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守中国画传统和中国文化内蕴,力求诗书画同进实属罕见。

  展览中可以看到,梅墨生的每一幅画面上必有自己的书法题款,而且往往书法作品的内容就是自己的诗作,三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也与梅墨生的经历有关。

  梅墨生早期工于书法作品与书法评论文章,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受到人民大会堂等国内外大型机构收藏。后来又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域,在中国画方面开辟天地。

  用广州画院院长方土的画来说,是“那时他画画只是票友,但道路很正,从书法导入国画,最后到诗,他的心很静,和古人能接上气。”

  声音
  城市文化要懂得人

  “城市雕塑和公共文化空间所展现的不应该仅仅是历史的定格,或是文化的横截面,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价值观。文以载道,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就是要向社会、向人类、向未来展示我们的价值观,而艺术作品一旦呈现在公共空间就变成了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价值观。艺术家要有担当。

  一座城市的价值不只在于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更在于它的文化。城市文化要懂得人,要懂得人们的内心和情感,这样才会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空间,雕塑出好风景。”

  ——吴为山(中国雕塑院院长)

  无边界的创新让中国书画处境很危险

  “我觉得中国画本身有它的精髓,比如用笔用墨。我们这么多年,包括我在美术运动之中,这三十年对中国画改造的边界已经没有了,好像对中国画的期望值无限制扩大,它可以承载着,可以画出五十米巨大的,色彩像西方的一样。我觉得改造中国画,没有边界的创新,会把中国画处在一个最危险的阶段。

  我一直在琢磨中国画要掌握它的度,这个度使自己在中国画本体中来回,而不是在它样式上无限制的,没有边界的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是在你本民族的艺术里面,往往有些东西把它无限制加载的话,实际上对本体这个门类的艺术是一种破坏。”
  ——王明明(北京画院院长)

  使参观博物馆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目前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有报道称每三天就有一座博物馆落成。中国博物馆的建设面临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这些博物馆能否成为一座真正的博物馆?藏品研究保管、博物馆展品的展览陈列以及对公众开放的程度都有待考量。博物馆不应该变成文物库房,要融入公众教育和社会生活,使参观博物馆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陈宇强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