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何多苓:我的画是另一个世界《第一财经日报》

录入时间: 2013-06-26

    何多苓的采访安排在下午,在他的作息表上,上午要用来睡觉。65岁的何多苓生活规律,却不是他那代人惯常的早睡早起。每天凌晨两三点睡,中午十二点以后起,下午作画,晚上如果有朋友约,就出去聚餐,没有约就在家看碟、读书。对于被他自评为“非常简单”的生活状态,他说:“我就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

    一两年一次的个展,似乎是何多苓与社会的最大交集。他不太喜欢热热闹闹的交际场面。对于这次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当代的忧思——士者如斯》主题个展,何多苓满口称赞:“馆方拿捏得很好,人不太多。”

    上世纪80年代,何多苓凭借《春风已经苏醒》和《青春》奠定了个人艺术风格。到90年代的《迷楼》,他开始吸取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自2008年开始,他觉得自己有了些更明显的变化。雾色迷蒙的背景,淡雅的色调袭来阴郁和忧伤,画面里的面孔也越来越多了几分东方气。

    这一连串的放弃或改变并非没有争议。“别人对我的改变感到遗憾。他们认为我赖以成名的符号性的东西就那么被我轻易抛弃了,非常可惜。很多人快把我遗忘了。”何多苓放弃了那些英雄主义气质的画面,也放弃了众人对它的关注。“我不想画那些了,因为觉得离那个时代已经遥远。”

    他不再用浓重的色彩,不再那么沉稳有力,不过,用西方的绘画技巧表现中国绘画艺术,依旧是他认准的对中国视觉艺术有建设性意义的路子。只是,他的画面表达,越来越中国了。

    2013年的新作《女四调屏》,参照了古代中堂屏风的形式。画中的现代女子摆出了跳跃、水中漂浮、伸手迎接阳光等动作。“这是抓拍了几千张照片选出来的动作,完全都是些偶然的瞬间。拍了照片之后才有这么画的灵感。”何多苓给画各自配上花、鸟、蝶、鱼的图案,添了几笔古韵。

    《杂花写生》系列同样是用西方的笔触来描绘中国的图景。“因为国画画花鸟比较典型,所以我想把花鸟的笔墨和构图用到其中,而画出来还是油画。”何多苓抛开油画强调的光线,把空间简化成色块,像国画一样的空背景。画面仿佛被雨水淋过,颜色滴流。他向来喜欢在画中添加些小细节,“这种流淌形成一种复杂的机理,像水汽,又像流血。花瓣本来就是柔弱的,枝条则不同。所以我的画中又有很多力度刚硬的线条,是为了强调枝条像金石一样有力。”何多苓说。

    《女四调屏》和《杂花写生》都聚光于短暂的瞬间。“花开和残花我都画,我就想画出花在此时此刻的形态。寄托生命的瞬间即逝,花是最好的代表,因为好花不常开,花期是以天来计算,所以有紧张度。中国文人那么喜欢花草,这和西方人画花草完全不一样。我想继承它。”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