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当代艺术在更深刻地介入城市化问题《信息时报》

录入时间: 2013-04-22


《垃圾围城》王久良。


《人的墙》


尼克·邓恩的设计。

    人们的生活从享受城市带来的便利到无时无刻不在承受城市的压力:大河污染、雾霾蔽日、垃圾围城、食物危险、古建筑及民俗消失、海面上升等等。在另一方面我们的乡村也因为城市化而改变,土地被占用来满足城市的扩张,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了主要居民。这种趋势还在越演越烈。那么很自然地我们就要问:我们该怎么办?什么才是我们自己和我们子孙后代理想的家园?

  当代艺术家们同样也一直在敏感地关注着这些问题,近年来,他们的作品从单纯地披露、表现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渐渐向思考、研究、尝试寻找答案的方向转变。4月12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的以“城市化的问题”命名的当代艺术展,让我们看到十位来自中国及英国的艺术家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影像、摄影、声音、装置等创作手法,给观众带来了他们对城市化造成的各种问题的思考。

  本次展览是由英国曼彻斯特艺术学院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策展人、英国曼切斯特艺术学院周彤宇博士介绍说,这是一个反思由极端城市化所引发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激变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当代艺术展,参展作品不仅揭示了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而且探究了城市化问题的社会根源和解决方案,同时构想了绿色城市的形态。她说:“作品涵盖的主题从水源、环境、生态到人文建筑,从空间政治到商品社会,每个艺术家的关注点都不同,相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项目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和研究。如果把城市化的问题看作像一个球形三维拼图的结构,每个艺术家的项目就像一块块小小的拼图块,组合起来就带给观众一个立体的、总体的概念。我们希望以这个展览作为一个平台,引出更多问题、引发更多的人来参与思考和探讨,为城市的未来寻求出路。”
 
  直观地展示和预示环境问题

  中国艺术家王久良的影像作品《垃圾围城》完成后曾在北京引起过很大反响,也曾来到广州展出,这次再次与观众见面,冲击力依然不减。艺术家长期走访北京市周围的垃圾场,拍摄那里触目惊心的状态,然后在谷歌地图上把这些垃圾场标识出来,最后形成的图片上,北京市区以及京郊水脉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垃圾场完全包围,甚至部分新开发的地区已经不得不建立在填埋后的垃圾场上。另一位中国艺术家曾力创作的《北京公寓》系列摄影作品用相机记录了北京街道上的楼宇,照片中满幅的构图使人们感觉到平时被忽略的大楼仿佛一座囚禁灵魂的城堡,带来异常的压抑,也惊起人们对如此密集的生存空间的反思。

  与以上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从视觉上就带给观者焦虑感不同,艾松的作品《姜古迪如》画面非常优美,192张铺着联合国成员国国旗的婴儿床排列在姜古迪如雪域冰川之上,画面上有纯净的蓝天、雄伟的雪峰、娇小脆弱而美丽的婴儿床。但这件作品说的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数十年来,这中国最重要的大河源头的冰川已经后退了几十米,纯净的水没有了,城市以后该怎么办呢?

  大卫·黑里的作品《挽救未来》也关于“水与城市”。根据某种推论,按照现在全球变暖的速度,100年后海面上升会达到9米,于是他用鲜艳的红色标识海洋,斑驳的白色表现陆地,用计算机软件描绘在一百年内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异常使海平面上升对香港填海造出的土地的威胁。

  对商品社会与资本的反思

  艺术家冯峰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是商品、消费与人的关系。这次他带来的作品《CHINA》去年曾以不同的形式在广州53美术馆参加展览,这次重新见到这件作品,可以看到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改变,使之更加适合广东美术馆的展览空间。作品由5个著名品牌的标志构成,这些品牌的英文名称中分别含有“CHINA”这五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中国”的意思。艺术家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已经是完全商品的社会,我们在这个体系里制造与消费,虽然它们都是国际的商标,但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了。中国曾经是一个“世界工厂”,现在它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市场”,所谓的“中国制造”实际上也是“世界制造”。

  艺术家杨小满的作品也是从商品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的,他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对水果等产品上贴的小商标发生了兴趣,“商品与自然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是不是自然的东西、人造的东西,通过包装和商标就变成了商品?”

  杨小满的作品从小小的超市水果商标贴纸来试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带给人们的行为和意识上的影响。而商品经济对城市的影响可能比这更为本质和决定性,简·布瑞克和约翰·凡·艾特肯的作品《不均衡的领地》,是用联屏录像的方式关注索尔福德市社区改造中的空间和政治。他们的研究小组“城市梦想学社”致力于探索公平的社会政策。艺术家们发现:“城市被资本操控,而不是依照居住者的意愿成长。”

  寻找可能的解决方式

  在记录与展现自己观察到的问题之外,同时艺术家们也提出了各种富于想象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构想,例如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河流生态改造等。如大卫·黑里的作品《启德河生命保障系统》,是对香港九龙一条排污渠“启德河”的改造建议,将之塑造为城市中一条富吸引力的绿化河道走廊,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提供休憩和公共活动空间,以配合社区发展。
 
  克里斯缇娜·胡德丽格诗创作的《人的墙》以乡村人的生活为主题,一系列黑白人物照片记录的是乡村六七十岁的老人,这些老人将不久于人世,文化与记忆也将随他们的逝去而离去,当地的民谣回响在展厅中,具有民俗色彩的手鼓安静地垂悬。周彤宇介绍说,这个地区风景优美,民间文化丰富,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市或者国外去工作和生活了,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在发生,也许十年之后,我们也会面临他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于是艺术家们提出各种项目,来试图重新让当地的文化繁荣起来。“一些艺术家从城市移居到这里,开工作室,办展览,试图吸引游客和资金注入当地,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年,明年6月还将在里斯本举行一系列的研讨和展示,这个问题全球都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们正在尝试。”

  艺术家尼克·邓恩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也任教于曼彻斯特建筑学院,他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座城市、一个社区”。在他看来,设计城市不光是设计楼房、场馆,而是要考虑很多别的问题,比如,怎么样让城市里的人不是互相对抗,而是更加融合的生活。为此他设计了一个软件,叫做“液态混合分析平台”,通过数据来考察分析人群的流动/停滞和文化的交流/隔离,而这些因素都是设计社区时需要考虑的。周彤宇说,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方式是当下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研究理念,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很有影响,而艺术家尼克·邓恩也正在世界各地宣扬自己的建筑理念。他的作品是以英国布拉德福德市做研究对象,探索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城市改造和可持续发展——从建立城市数据库入手,科学地分析和规划。

  策展人说

  信息时报:参展的中国和英国艺术家,他们在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的思考与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周彤宇: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比中国的发生的时间上要早,但在速度和规模上和中国的程度不同。因此中英艺术家在他们各自作品中对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总体来讲中国艺术家反映的问题比较尖锐,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英方艺术家相对平和些,着重对某一个问题的分析。
  
  信息时报:城市化给艺术家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周彤宇:美国学者卡尔霍恩曾经用小鼠做过一个著名的“拥挤”实验, 它们在空间充足时行为正常;在空间变得拥挤后行为也变得怪异和极端。这个实验证明了拥挤的状态影响动物的行为。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居民由于生存的空间受挤压,身体和精神受到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增大。中国艺术家表现的问题相对于英国艺术家更尖锐,这和中国艺术家自身所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艺术家自身时刻感受到的城市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会很自然地聚焦在这方面的问题。
  
  信息时报:这次展览是中英两国艺术家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那么伦敦是一个好的范例吗?

  周彤宇:伦敦虽然已经不再是“雾都”,但从城市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个好的范例。伦敦是英国政治、金融、教育、传媒等各方面的中心。不但人口和财富在此高度集中,国家的发展政策也一贯向其倾斜,这实际上打破了英国整个国家自身的发展平衡。在伦敦居住的人要忍受高房价、高物价、交通拥堵、环境噪音、川流不息的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有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同样是首都,北京相对伦敦而言是一个干旱的城市,水资源的匮乏在客观条件上制约了城市的持续扩张。政策的制定者、投资者、规划者和普通的民众都应该对我们所处的整体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明智地决策,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这个展览中,关于城市化的问题我们涉及的有环境保护、商业文化、历史变迁、城乡平衡、数据解读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艺术家在做的是理性地、分析性地看待我们城市的现状,每个问题最终都落实到怎样和谐、适度、平衡地发展我们城市。城市化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的问题,我们都有责任来关心和了解。这里展示的观点不是要强加给观众,而是想唤起更多的人对当今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只有如此,才能帮助我们去智慧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尼克·邓恩的数据分析项目。

  本版采写、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