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纵横矫健见精神——著名写意花鸟画大家陈大羽

录入时间: 2012-06-18

文/黄鸿仪 吕晓

    陈大羽是20世纪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今年正值先生百年诞辰,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承办的“‘艺无涯’——陈大羽百年艺术大展”正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回展出,展览通过中国画、书法、篆刻及文献、图片、影像呈现出陈大羽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面貌,共展出作品180余件,涵盖了从1945年至2001年各个创作阶段的力作,除了习见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外,还包括一些从未展出过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作品,是陈大羽作品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对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其艺术及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大羽原名陈汉卿,1912年生于广东省潮阳县棉城镇。自幼爱好书画, 1934年,在本家伯父的资助下,以优异的成绩插班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三年级。从王个簃、诸乐三那里受到吴昌硕画风的熏染以及赵之谦等上海名家的影响;书法师从李健先生;篆刻得到马公愚、诸乐三的教导,在书、画、印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后至青岛教书,后游学北平,经王友石引荐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 “我行我道,下笔要我有我法”,“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等求变图新的艺术观对陈大羽的艺术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良师的教导下,他竭力殚思,博闻精取,力求拓新,作品逐渐形成豪放雄健的风格。1945年,齐白石曾在他挥写的一幅《苍松》图上题:“大羽弟画此幅真是龙蛇飞动,年少思深,不多见也。八十五岁白石题。”齐白石还赞扬道:“赵(之谦)吴(昌硕)以后,独见陈君。”足见老人对他的器重与提携之意。不久,老人还特地把他“汉卿”之名改为“翱”,字“大羽”,以勉励他在中国画艺术的辽阔天宇间自由翱翔。此后几年,陈大羽努力创作,相继在京津、青岛、上海、港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画名日扬。1948年冬,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他回母校任教。50年代初,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在江苏省无锡市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该校又迁往南京,校名改为南京艺术学院,陈大羽随校迁至南京。他在这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讲坛上辛勤执教了半个世纪,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书画家和篆刻人才,桃李满天下。执教之余,陈大羽夜以继日地耕耘在写意花鸟画园地,艺术上博采精取,力师造化,开拓新意,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画风,书、画、印艺臻妙境,没有辜负恩师齐白石对他的辛勤栽培和热切期望。

    陈大羽早年主攻写意花鸟画。建国后,传统中国画因为脱离现实而成为被改造的对象,陈大羽也画过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五、六十年代,他开始尝试通过写生创作了一些新风格的山水画,尤其是1956年,他与李可染、黄润华同赴江南及巴蜀写生,他们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跳出传统的束缚,很快寻找出运用中国的笔墨,参用西方的透视空间方法来进行写生,创作了一批既具有时代气息,又保有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与韵致的写生作品,开时代先河,对中国山水画的革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后陈大羽还多次外出写生,但他并没有像李可染那样穷其一生追求自己山水画风格的确立与超越,从“文革”开始,他画山水越来越少,以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或许,陈大羽始终谨记恩师齐白石让他发展大写意花鸟画的教诲,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之中,终成为一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家,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融合书画印,开拓花鸟画新意境

    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追求诗书画印的有机融合,历代写意花鸟画家(尤其是明清时期)都很重视运用书法、金石刀法入画,使艺术形象具有金石趣、书法味的审美情趣;再配上恰如其分的诗词,有机地构成艺术意境,使作品富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画的传统渐至衰微,尤其是建国后,诗书画印兼擅者已寥若晨星。限于时代,陈大羽虽有诗歌创作,其境界无法与前辈大师相比,但他却是现代中国画坛中少有的精通书、画、印的佼佼者。

    陈大羽很早便明白“书画同源”之理,从学画之始就同时习练书法,书画同步并进。早期从唐人碑刻入手,又临摹《张迁碑》与晋《爨宝子碑》,奠定了坚实的书法功底。后来又研习《石鼓文》、《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他对这些古碑拓朝夕揣摩,心摹手追,融会贯通,逐步演化出自家面目。他的篆书把顿笔、涩笔、方笔巧妙互用,化直折为圆转,融合大篆、小篆之长,形成结体雄健、布局自如、骨力遒劲的特色,大有破空杀纸,力运千斤的气势。其笔下的行书、草书善于熔铸各家,舒张开合,犹如作画,能承吴昌硕、齐白石洒脱拙朴意趣,又有篆骨隶韵,促成苍劲雄浑、气息厚实,笔法奔放、骨力深沉的独特书风,堪称书坛名家。在篆刻上,陈大羽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早年从师马公愚、诸乐三,攻习汉印,取其平正、古朴、浑厚之长。又从赵之谦、吴昌硕的印章艺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印艺大进。当时其师马公愚曾有赞评:“刻印宜取法于汉,亦犹诗之宗唐,不法二门也。汉卿(大羽原名)所作之印深得汉人遗意,不趋时媚俗,他日当目无浙皖,自成一家。”这预示着陈大羽后来印艺的发展趋势。尔后大羽拜师齐白石,齐派印风给予他印艺以重大影响。他那爽快、坦率的个性与白石老师刚劲、简洁、明快、奇肆和富有独创性的治印特点相投契。过去他曾花功夫攻习汉印,股指力强,又得齐家运刀之法,当然心手相应,出神入化,所刻之印大刀阔斧,鲜明简洁,丰神跌宕,趣格非凡。陈大羽以篆入草,以书入画,以画入印皆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自成家数。具备如此厚实的修养和功夫,可见他的写意花鸟画定非凡品,笔锋所“写”必然是笔墨老辣的意象,其勾勒点厾、水墨泼彩匠心独到。笔下所作苍松红梅、白菊紫藤、冬柏秋荷,或凌霜傲寒,或高洁不沾,或怒放向荣,皆生动有姿。作品或浓艳典丽,或淡雅有致,皆格调清新,纷呈异彩。无论是巨幛或小品,满纸溢情,充实饱满,恣肆酣畅,骨力遒劲,神韵兼备,近观见笔墨,远赏有气势,无不引人入胜,赏心悦目。

二、守真向善,以画寄情
 
    中国写意花鸟画以描绘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为题材,却寄托着画家的意念和理想,带着一定象征和寓意的内涵,画家常常借托梅、兰、竹、菊等,以寄寓手法表现人的品德、节操、胸襟、意趣。

    陈大羽生性正直磊落,他那真诚、豪爽、仁厚的性格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情真”与“意真”。他对生活、对艺术有一颗炽热的爱心,也通过画笔抒发自己的情感。陈大羽的花鸟画取材颇广,尤以画鸡而闻名于世。中国古代将鸡称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因此,无论是民间艺人还是文人画家都画鸡情有独钟。陈大羽亦不例外,而且他还以之来寄托自己各时期的感情。他早年生活在尔虞我诈的龉龊世道里,心境苦闷没法排解,只好寄情书画,笔下的“鸡”总是关在竹笼或围在篱笆里,题“笼鸡有食汤刀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借此表达他对“野鹤”在广阔天地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鄙视“笼鸡”般苟且偷安的人和人生,表露出自己宁以卖画糊口,自守清贫,决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的操守。画面笔墨洗练,形象生动,寥寥几笔浓墨泼写出公鸡尾巴,笔势刚悍,墨韵淋漓,交错有致,如惊雷响锣。齐白石见其画,曾题赞曰:“论艺术要能有过人之天分,有此画鸡之天分,天下人自有眼目,况天道酬勤,大羽弟应得大名。”50年代,他画的鸡一扫旧时面貌,身姿矫健、精神抖擞、生气勃勃,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如《报晓》中描绘一只雄鸡迎着晨光引吭高歌,一派“天下大白”的清新意境。陈大羽长期对鸡的形态、动作、习性细致观察、体味,并以日趋炉火纯青的笔墨技巧加以表现,大有“随笔一发,自成天蒙”的“妙含自然”之境。为此刘海粟先生给予高度评价:“骨气洞达,奕奕若有神力。”然而十年“文革”浩劫时,花鸟画被“四人帮”宣判为“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此际画家作画便是“犯罪”,作品即是“罪证”。1974年陈大羽曾画了一幅《迎春》,画中,烂漫的迎春花丛下,一只神采奕奕的雄鸡正呼吸着春的气息。可是这幅讴歌春天的画竟被“四人帮”陷为“黑画”,报刊连篇累牍地“批判”,画界少数“墙头草”式的人物也呐喊助威,充当“助纣为虐”的角色。在“莫须有”罪名的迫害下,陈大羽陷入痛苦深渊。 “四人帮”垮台后,陈大羽胸中激浪奔涌,情不自禁挥毫作《红梅竞放春光报,阔步高歌迎朝阳》,画上的“鸡”是经历“痛批”过后重获新生的“鸡”,“他”迎着初升的朝阳,神采激昂,昂首阔步于盛放的寒梅丛中,那纵放厚实的线条、酣畅淋漓的墨渍不正是画家苦去甘来的欢快心境的体现吗?笔墨当随时代,作者情绪变了,同一表现对象所寄托的“情”和“意”及其象征性的内涵也截然不同。陈大羽半个世纪画鸡的曲折经历充分说明花鸟画的“寄寓”、“象征”的特殊规律。他长期艺术探索所积累的创作经验对提高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冲破藩篱,探觅新法

    陈大羽尊重传统,认真研究传统,他从青藤、白阳、石涛、八大、扬州八怪、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的艺术中吸取笔墨精粹。但他又不为传统所囿,努力从“师造化”的过程中寻找新的艺术语言、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思绪,并酝酿新画意。这新的立意和一股表现的激情驱使他勇于冲破旧程式的藩篱,勇于跨越花鸟画的表现禁区。如《迎新岁》一画,为了渲染春天气息、突出大丽菊的艳丽、迎春花的明丽以加强春的韵律美。他借取山水画的晕染、烘托之法,在画上淡花浅叶及双钩花瓶外轮廓处施以轻淡、透明的墨水,使花、叶、瓶在衬染晕托中更加突出。画上那老辣遒劲的线条配合湿润透明的淡墨,大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并蒂呈祥》中,塘边迎风飞舞的荷花润叶,以豪放奔纵的笔意挥写,浓墨重施,层次分明,运用泼彩法把浓重石青、石绿泼染其上,与火辣辣的红荷相映相衬,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使人从鲜丽强烈印象中感觉到艳而不俗的美感。这些都体现出陈大羽求新、求变的美学追求。

四、以“写”为魂

    中国画以“写意”为魂,陈大羽先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其精心营构的写意花鸟画构图充实,气势磅礴,近赏笔墨精妙,远观气势非凡,巧妙运用黑白对比、色彩对比、粗细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一切都来自于一个“写”字。他作画强调“意在笔先”,“立意”既定,便大胆落笔,洒然落墨,挥写自如,兔起鹘落,气运笔随,机趣所行,触类赋象。下笔无悔,一笔定终身,有竞蛇走马、壮士扛鼎的气势。笔线高简而准确,爽畅又稳重,用笔施色处处见笔,皆蕴藏着深厚的书法功力和金石功夫。运墨赋色吸取民间美术鲜明浓艳的特点。由于笔线骨力雄浑,墨色浓中含韵为基底,大刀阔斧染以大红大绿,却艳而不俗,俏丽中见雅逸。如丈二巨幛《松竹梅图》,虬松老梅之干线条粗犷奇肆,如铁斧钢钎凿成,选用篆书笔意和金石刀凿力感加以表现,以奔放潇洒、柔中寓刚的笔线写竹,一股向上的气息和倔强生命力跃然纸上,既讴歌三友凌寒傲骨,又表现作者人格理想和立节情操。为此,刘海粟先生有感而题:“松竹与梅称三友,风霜雨雪贯岁寒。只恐人情易翻覆,故教写入画图看。”又题“大羽学弟三友图笔法纵逸,不可羁勒,故当名家。”又如陈大羽的《一声啼醒神州》,一只用枯焦墨写出的公鸡,动势夸张,圆目锐利,对着晨风清露引吭长鸣,以一气贯通、笔笔相应的笔墨挥写活泼长尾,线条交错有致,墨韵华滋,重墨配以鲜红冠耳,其势如冲锋斗士,其神炯炯如电,随意点染红梅为衬托,画面红黑交染,气足神全,令人叫绝。此图与他半世纪前所画之鸡相比较,人们更能理解陈大羽花鸟画艺术“炉火纯青”的含意。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