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感官拓朴:台湾当代艺术体感测”展(新闻稿)

录入时间: 2010-10-12

一、两度合作
    台湾美术馆位于台中市,1988年开馆,2004年整建后重新开放,是目前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馆之一。台湾美术馆致力于多样性的主题专展与艺术教育推广活动,并长期与国外美术馆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性重要展览,一直以来,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年5月15日至7月4日广东美术馆与台湾美术馆首度合作,广东美术馆在台湾美术馆的展厅内,策划“时空中的一个点——广东美术馆藏当代艺术作品展”,这是广东美术馆在台湾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藏品展览。该展览展示了广东美术馆的馆藏中的33组精品,并对自己的收藏理念进行梳理。该系列的展品多与广州地域相关,同时覆含了以广州为主的城市现象为由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从而增进城市之间的艺术交流。作为交流的互动,台湾美术馆将在10月12日至11月28日,再度与广东美术馆合作,在两馆间整个工作团队共同的辛劳与汗水下,“感官拓朴:台湾当代艺术体感测”当代艺术展得以举办,这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感官拓朴
    本次展览由台湾著名策展人蔡昭仪女士策划,邀请11位台湾本土艺术家(陶亚伦、王德瑜、吴达坤、洪世聪、蔡文祥、黄沛滢、姚仲涵、张永达、林冠名、任大贤、庄志维),从身体知觉的探索出发,演绎艺术与观众、作品与身体、知觉与深层意识互动的种种可能性。这些艺术家们都有一个清晰的立场,要用真实的身体感来对应那个在当代生活中被随意消费、不断复制的幻化身体。他们多半深谙网络时代的媒介逻辑,并且对浸淫在泛滥信息中感知松懈的身体观察入微。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人类的身体原本就是一种信息传递的介质,也是促发感官响应的载体。因此,当观众进入了这些作品的场域之中,经由眼、耳、鼻、手、身、意的身体感测,一个专属于个人的感官知觉经验将因此被启动。艺术家们以“体感测”的个体差异来体现属于当代的身体特征,进行艺术与人、人与时代关系的知觉探索。因此,感官的拓朴不只是唤起知觉的创意策略,它同时也是一种当代叙事、一种个人对环境的直觉审视。它带引我们回归身体的基本潜能,让我们在这个与当代生活互文的身体中拓朴探索,敏锐感应潜藏在自身的种种未知领土,以及那个持续流动、延展的个人感知与环境现象的对应关系。

三、互动交流
    这一系列当代艺术品,将充分展示当代艺术家所具备的强烈的直觉和感知世界的能力,这是艺术家的生命和方式。其中,在此次参展的作品中,几位艺术家取径的是城市及人文空间的质理,邀请观众以漫游者的姿态与作品互动,探入当代生活繁复的空间意涵及感知意识中。同时,本次展览的最大一个特色,就是展品相当讲究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性,观众可以共同参与建构本次展览。
    10月13日(周三)下午13:30在广东美术馆报告厅针对本次展览,将举行一个“感官拓朴&台湾当代艺术”交流会。届时陶亚伦、张永达、姚仲涵、吴达坤、蔡文祥、任大贤、黄沛滢、洪世聪等将会讲述各自作品,并回答观众提问。届时在展览中观众,可以与艺术家互动交流,更好地在展览中从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方面,获得感官刺激,从而通过心、眼、手的合作,磨炼出对外界事物的仔细观察与掌握等。相信广大观众在把握和共享其中的乐趣和成果的同时,更能获得对台湾当代艺术现状和发展形态更直观和更真实的判断。

四、感官体验与广州亚运
    本次展览时间持续一个多月,将横跨2010亚运时期,相信这将会为广州亚运增姿添彩。对于本次展览,台湾美术馆黄才郎馆长评价:“今秋适逢广州举行亚洲运动会,本次展览以台湾当代艺术中的身体感知为题,试图开发在视觉之外的感官体验,强调身体与存在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多样性感知系统的激发和响应,和今年亚洲运动会所带给广州的城市氛围恰巧符合,强调着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协调及连结,相信这样一个巧妙的呼应,将为这次感官本次台湾当代艺术展于广州的展出,更添开拓性的文化意义。”

五、部分作品简介(参考蔡昭仪女士的《知觉的身体:一个自我及当代现实交织的场域》)
  1、陶亚伦:《零度意识-漂浮速度每秒三十万公里》,2006
    陶亚伦的作品中经常使用隐藏的动力机械与缓慢的电子影像,藉由稳定而循环的频率,呈现生命中一种幽微的脉动。近年来的作品以“光”为主要的创作元素,并从装置转变成场域及空间氛围的形式,观众必须以身体直接浸淫在他的作品中,被迫以直觉来感受一种“存在状态的模拟”。在当今传媒消费的时代里,我们古老的身体似乎跟不上这日进千里的“速度生活”,而今日的电传网络世界也慢慢的僭越及抹除身体的直接经验,而陶亚伦则试图将这“身体经验”重新唤回,作为人类摆脱被科技物化的良药,与面对超速机械文明的心灵出口。
  2、姚仲涵:《流窜坐标 1》,2008
    姚仲涵在《流窜坐标1》中,创造了一个充满视觉、听觉、空间经验的知觉现场。他以数百盏圆形日光灯管取代了影像,当观众进入作品的长形甬道,流窜的光波将伴随观众身体移动的过程以纷杂地涌向眼前,而日光灯启动时的震动化为声响,与光波同时却不同步地在空间中跳跃回荡。声音、光、观众的位置是这件作品中三个最重要的元素,但艺术家在此设计了一套隐喻的程序,让“视觉是紧张的,而听觉是相反的” 。我们可以轻易的用裸眼辨识出光的出现与消失,但声音却用一种比光线更为接近意识的方式,搅动着我们的观看经验。艺术家创造了一个让观众去“看”声音,“听”视觉的奇异旅程,并且引领观众进入某种难以名状的心理状态中,进行自我与当代生存现实的探掘。
  3、林冠名:《在记忆中》,2008
    《在记忆中》是林冠名某日到台湾云林与嘉义交界的外海河堤巡游时,偶见一只海面上载浮载沉的渔网所捕捉到的意象。这只随风荡漾的渔网,出没于海面上下,划破了海水波纹的规律律动,在观者的视界中成为唯一的焦点。但观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当我们试图以一种理性的观看来捕捉渔网动态的努力是失效的,因为艺术家不但让这个对象迭合了正常、静止与慢速这三种不同的时态,还在“缩时”与“延时”的交错处理中,将画面做了一百八十度的翻转。对象的真实性在眼前逸散,渔网不再是渔网,而是唤引当下知觉的对象物。
  4、张永达:《Y现象(#1~ #3)》,2009
    此作是张永达2008年赴日本山口情报艺术中心实习时,所收集当地日常生活声响的录音,包含自然环境声响、人造声响、交通噪音、电视节目等音源。经由数字调变和重新编曲,声音被颗粒化重新编排,切分成细小粒子,游走于空间中。去除再现与原本的关连性和暗示性,重新建构出一个虚拟的听觉场域。以声音粒子为电流,抽象动态光觉为导体,在这个独特的环型场域中震荡出一种纯粹的光音波动景观,观者将重新体验声音粒子与光束流穿越身体的快感,在看见与听见之间穿梭。
  5、王德瑜:《No. 67》,2010
    王德瑜的《No. 67》采取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向来激发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关系。一个巨型气囊,是作品空间中单一的造型元素,并且以开放的邀请姿态让观众游走于气囊内外,直接以触、摸、碰的身体行为进行探索,并且容许不同的使用形态自由发生。在这样的作品中,观众是唯一的主体。他们参与过程中的身体反应与感官经验,既作创作的目的、也是作品的文本。观众身体最原初的感知,也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被唤醒──从这里开始,在此时此地,一切感觉都无可预测地自动发生,身体再次成为现实与虚拟交会之处,但一切讯息终止,只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官经验跃然而出。
  6、庄志维:《光面漫游》,2009
    《光面漫游》同样在作品中运用“光”来探讨速度、空间及和身体感的关联,不同的是,他将“光”转化为记录身体律动的接口,而身体则变成了启动“光流”作用的方法。此作是由数百根日光灯管所组合而成的数字互动装置,当观众指尖轻触其上,“光流”将随着行走的速度、抚触的面积及相异的身体姿态与动作位置而呈现出不同的可视风景。“光流”因此不只是运动的痕迹而已,它可以有速度、有节奏,并且在人的移动中控制其轨迹及动态。“光流”因此将身体的律动及视觉的观看,转化成行动中的观者对自我身体感的探索与发掘,并且在真实身体与知觉身体的幽微与模糊之处,反视自己的存在位置。
  7、吴达坤:《迷楼-台北》,2008
    《迷楼-台北》是一个占有相当空间的数字互动装置,艺术家用多组投影幕布建了一个既开放又混杂的动线,观众行进其中,只要踏上了屏幕前的舞台,原来隐身的街头艺人就出现在投影幕前,为你来一段精采表演;观众离开,影片即中止。街头艺人的表演,在此成为台北的都会人文象征,并诱引观众游走其中,以进行城市的考察。但是,一旦进入《迷楼》,不断遭逢的声光影音、跃然而出的弹唱表演,却让观众“忘却目的,迷而忘返” 。因此,城市探问之路不在路途的曲折难行,而在于我们身陷于当代的影像洪流中而不自知的心灵迷楼。
  8、任大贤:《回》,2010
    《回》是以梅比斯环的概念,用家具和楼梯的建筑元素,以雕塑方式来表现穿透空间的线性量感。空间中用线条描绘出物体形象,将量体去除。经由素描的绘画方式,将视觉里累积的经验用手操作的方式,在立体的空间中以铁条形塑出来,建构出真实的场域。一种视觉的经验蓝图,经由作品,将人与人生活所处的环境、时空、背景连结起来。让作品经由人的生活与感知经验的累积,在真实的空间制造虚拟的线性场域,以此来重迭时间记忆里的视觉密码,让记忆随着经验的转换来产生属于个人的经验连结。
  9、洪世聪:《墨像之境》系列,2009
    作品中如神殿的柱廊、拱门矗立之场景,经由时间的洗炼,造就出寂静、深邃的氛围,犹如空灵的剧场布景,造就观看者进入影像与内心的景深差异。寂静深墨的境界背景,迫使人的脑中世界带入可以填空的幻想。如此剧场式的影像架构,它的呈现与我所学习的建筑设计知识息息相关。因为它启发我对古典美学的结构布局。试图藉由此影像的呈现,使阅读者经由时间的缝隙,瞬间感受影像表达的目的,希望可以深入其境、亲临感受并幻想出各异其趣的内心景深。
  10、蔡文祥:《看风景 不见》,2009
    本系列作品呼应了现代摄影在数字科技影响下,多元混杂化内容的存在与易碎的特性,同时反思摄影对真实本体存在的质疑与时间对应的关系。利用数字影像复制拼贴与合成技巧,让视觉上的“真实感”与“现实”之间,构成一种隐喻性的关系。影像文本利用文化象征符号与暧昧空间的交错,让视线游移在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抽象之间。观众可以轻易进入,或满足从光影定格的影像“真实感”中所建构出的异想空间与被摄主体强烈被孤立的存在感。同时作品也呈现摄影自身是否能让意识与记忆得到延伸,进而扩大观者想象空间与凝视的焦点。
  11、黄沛滢:《流》,2009
    黄沛滢对瓦楞纸、保温管这些工业制材情有独钟,并且擅长用拆解、重组的方法,赋予规格化媒材形制以全然不同的面貌,营造出类有机物种在空间中增生、繁殖、拓展、攀延的错觉视象。黄沛滢把人类与生俱来的矛盾、恐惧、欲望等理性与感性的本能,投射于作品的游离、蔓延、无定向逸散的生物形态中,引导观众涉入作品空间中拓朴探索,体会难以预期且始终无常的生命意境。


庄志维:《光面漫游》,2009


任大贤:《回》,2010


王德瑜:《No. 67》,2010


黄沛滢:《流》,2009


吴达坤:《迷楼-台北》,2009


林冠名:《在记忆中》,2008


                                         广东美术馆 新闻与影像部
                                         2010年10月10日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