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新现代画报》

录入时间: 2009-02-11

    近日,由广东美术馆、墨西哥西蒙基金会、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上海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展出后,落户广东美术馆,进行巡展的最后一站。

收藏让经典重现
   
此次展览的100幅绘画精品全部来自西蒙基金会,其收藏囊括了19到20世纪的欧洲绘画作品,可以说是艺术史进程的教科书。西蒙基金会是由西班牙成功企业家佩雷斯·西蒙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非营利性机构。西蒙先生将他的一部分财富用于收藏,旨在形成美洲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因此西蒙基金会同样负责将部分藏品在全世界顶级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出。西蒙先生对艺术的追求不仅仅在于对其大量的收藏,他认为只有通过分享才能够体会艺术的真谛。正是因为收藏家对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保护,才使我们今天可以有机会欣赏到人类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珍品。
    在来华首展的绘画精品中,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拉斐尔前派等欧洲十九世纪主要艺术流派。这些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中的藏品等量级的绘画精品,几乎囊括了十九世纪的全部重要艺术家和作品,其中有英国画家斯特拉德威克的《无言的歌》、格威德的《古典美》、莱顿的《安提戈涅》《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法国画家杜塞的《后宫之美》、提索特的《春》、莫奈的《塞纳河畔》等。
    展出的一百幅作品仿佛是欧洲十九世纪艺术的全面回顾,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结合的方式,展览分“学院派与古典人体”“浪漫风情与怀古”“光与色的交织”“劳动的赞歌”四个专题。

展览让艺术绽放
   
对于我们来说,远赴巴黎卢浮宫或是大英博物馆去细细咀嚼一段完整的美术史,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现在,我们能够在家门口一次性地解读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这样的奢侈,不禁为之惊叹。
    在“古典与唯美”的主题之下,这次展览能让中国观众体味到西方艺术中华丽的宫殿和上流沙龙。展览里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女性的肖像,它从一个角度展示出西方人对于审美的理解,即不仅是对于当时存在的美的记录,而且也是对当时没有的美的向往。可以说这次展览是一个关于19世纪的欧洲人如何营造美的理想的展示。与此同时,不少作品也把观者的目光带向偏远的乡村,让中国观众透过绘画了解19世纪欧洲农村的景象。仿佛告诉我们,不仅只有中国古人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想,西方艺术家心中同样也有远离尘嚣的渴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青生表示,“该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中国学院派艺术发展状况的反思。因为19世纪是欧洲学院艺术集大成的时期,但中国的学院派究竟要向西方学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切实了解西方学院派的真实情况,根据中国的、当下的需要来重看西方学院艺术,这是这次展览在除了能提供大量供人欣赏的作品之外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学术意义。”

浪漫让陌路重逢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指出艺术家是理性主义者还是感性主义者。因为艺术家身上不仅有着自信和对信念的执着,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总能透漏出几分那样“巧合”的浪漫之情。
    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因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而开始反对印象派,高更便是典型的后印象派人物。而在某次的展览中,高更曾正面拒绝了与印象主义者莫奈共同参加画展。命运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开一个玩笑。这次的展览却把两个人的作品摆放在一起,不知道是故意使然,还是一种冥冥中的安排,或许说是浪漫让他们走在一起。
    除此之外,浪漫也让“宿敌”变成“同伴”。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曾经有人在报上画了这样一幅漫画: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在打架,安格尔的武器是画素描的铅笔,德拉克罗瓦拿的是油画笔。这幅画表示了当时法国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分歧,而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就是当时分歧最大的“宿敌”了。可是,随后兴起的考古热和对希腊的兴趣导致了19世纪的欧洲人对“东方”的浪漫想象:遥远时代的地域,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令人神往,引人遐想。因此,一批艺术家,包括这对“宿敌”也不约而同地热衷于东方题材的创作,走上共同的创作之路了。


2009年02期第160页至162页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