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欧洲绘画在广州《新快报》

录入时间: 2008-12-12

    莱顿、罗塞蒂、透纳、柯罗、米勒、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劳特累克、高更、蒙克……眼前一长串叫人眼花缭乱的名字,全都是世界美术史上的重量级人物。然而,这些大师的画作真迹,一起出现在广州!
    为此,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开馆至今,首开“特展专场”,从12月13日开始还特别增设了夜场。馆长王璜生认为,若要说“这是广州的卢浮宫时刻”也不为过。眼前所说的,便是在11月28日开幕以来,每天均有数于人慕名前来一睹其“芳容”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
    经由不同颜色区别的、重新布置的四个怀旧宫廷式展厅,以“学院派与古典人体”、“浪漫风情与怀古”、“光与色的交响”和“劳动的赞歌”等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来划分的四个板块来展示。这批首次来华的100幅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19世纪欧洲美术史上的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其中包括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巴比松画派、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拉斐尔前派、东方画派、唯美主义等。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古典主义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的画坛占有统治地位。这个时期里,学院所推崇的古典绘画成了欧洲艺术中的一道“程式”,而在理想化这样一个古典艺术的法则当中,艺术家出于对“人体美”的追求,纷纷在画面中将搜寻、创造现实和理想结合的完美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学院派与古典人体”这一板块中,费雷德里克·莱顿的《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可以说是代表作。从构图比例到人物造型,艺术家力图创造出一套个人独有语言来阐述对“唯美”的理解和表达。画中四位女子的位置平衡、布局匀称,并不遵循合理的透视法则;以象征性的色彩和戏剧性的造型来给人物形象赋予了某种神圣感,这是典型的一种理想化叙事……也正是这样的手法,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唯美的画面,还为画作抹上了反映心理特点的光泽,即能赏心悦目,又显寓意深远。除此以外,摩尔的《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布格罗的《迷失的仙女》和格威德的《相思》等作品,无不反映了当时艺术家对“人体美”的浮想联翩,当然这也成了19世纪学院派给古典主义绘画开始走向衰落前留下的最后一抹光辉。
    到了19世纪初二三十年代,在法国掀起了反古典主义法则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当时的代表人物当然非安格尔的艺术“宿敌”--德拉克罗瓦莫属。由考古热和对希腊的兴趣导致了19世纪的欧洲人对“东方”的浪漫想象。在遥远时代的地域之上,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当中,不仅让一大批艺术家神往不已,更在他们的画布上表现出遐想万千。
    这就是“浪漫风情与怀古”板块中所展示的一批色彩响亮、注重个性描绘的神韵之作。譬如提索特的《春》、罗塞蒂的《沃提考迪亚的维纳斯》、斯特拉德威克的《无言的歌》、阿尔玛-塔德玛的《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博尔迪尼的《西班牙舞女》和沃特勒的《舞女》等作品,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画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一种趋向于东方主义所弥漫着浪漫风情特有的情调与美感。其中,阿尔玛-塔德玛的《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更是在绚丽华美的画面中,以几乎已是美化到极致的图景,来与现实社会中的残酷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
    在“光与色的交响”这一部分,则看到了工业上的巨大变革给欧洲人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体验和绘画表现上的革新,这些都在英国画家透纳的风景画中初显端倪,而法国印象派画家们紧随其后。
    从透纳1817年画的一张水彩画《从莱茵河看科隆》开始,画家对自然环境和光线效果的探索,宣告了艺术家们逐渐热衷于表现强烈阳光下斑斓的色彩、颤动的空气以及被光色模糊了的物体轮廓,视觉艺术领域里的现代主义此刻正在悄然孕育。此展厅可以说是整个展览中,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心脏地带,这里展出了柯罗的《埃弗雷的记忆》和《旅途中的骑士》、莫奈的《安提比斯》、毕沙罗的《收牧草的农妇》和《雾中鲁昂》、劳特累克的《葡萄园》、雷诺阿的《扎白围裙的女孩》和《拉罗什的风光》、高更的《阿望桥村的教堂》、蒙克的《仲夏夜》等印象派时期的代表之作。
    而莫奈在旅途中完成的《安提比斯》,更是把尼斯蓝色海岸的美景尽收眼底。阳光下,画家眼中的颜色在不断地产生变化,“越是深入进去,我越是清楚地看到,要表达出我想捕捉的那‘一瞬间’,特别是要表达大气和散射其间的光线……”正如莫奈自己所说的,他在画布上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运动着的“瞬间”,那不是一种刻板的、静态的景观,粉红色与蓝色交织的画面,以无数的微妙的变化构成了梦幻般的“莫奈式”景致。这位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发起人,正是以其追捕的变化着的色彩,和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一同描绘了充满诗性的光与色。
    最后,“劳动的赞歌”的展厅里,呈现了19世纪中期以来,现实主义艺术家开始把目光从古典神话转向现实生活中农民劳作的场景,他们在田野中耕种和收获,他们的勤劳和大自然的壮美构成最生动的画面。
    米勒的粉笔画《护路工》、布雷尔的《拾麦穗的女人》、杜普菏的《第二次收获》、莱尔米特的《圣佩尔山的割麦人》和《母爱》等作品都预示着曾经归属于精英主义群落的艺术家,开始真正地介人生活,以画笔对底层社会以及现实角落中细节进行描绘。这是一种原始主义的倾向,也印证了即将产生更大变化的20世纪艺术的步步逼近。当米勒在正直自己创作的高峰期留下了这一幅《护路工》,画中捕捉了工人小憩之际的情景与神态,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构成反映生活真实面的一个生动、感人的画面。
    正是以上的四个不同视角,在广州完成的一次对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饶有意味地解读和展示。是的,并不是远赴巴黎卢浮宫或是大英博物馆的奢望,而是在家门口对欧洲一段较完整的美术史细细咀嚼,难怪不少媒体都将之称作“广东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艺术展”。尽管每幅作品前面都远远地拉起了警戒线,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一个有着浓重的欧洲文艺氛围的展厅里,亲身感受历史长河里的艺术景致。


新快报记者陈煜堃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B5版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