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艺术家慈善:只有品格高才能创作出陶冶人的好作品《南方都市报》

录入时间: 2007-12-10

    自11月13日开始,一场艺术家集中全力投入慈善的行动在广东展开。为了救助广东4万生活困难的孤残儿童,广东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举办“广东美术慈善创作大赛”.发动全省近两干名美术工作者献出自己的作品。12月13-18日获奖作品和名家的特邀作品在广东美术馆免费展出,并在12月18日下午进行作品义卖,义款用于成立助孤基金。以一个省级美展的规格和水准投入慈善行动,发动的艺术家范围之广,这在全国都属首例。


评选严
选得上,才能献爱心
    11月24日,广州芳村信义国际会馆。在11号楼的层大厅里.人来人,丰热闹非常这里正在进行“广东美术慈善创作大赛”的评奖工作。许钦松、王璜生、黎明、肖映川、郭润文等10位评委分别代表了广东来自国画、雕塑、版画、油画等领域的美术专家。
    一群工作人员,每两人持一幅画排成长队,依次向评蚕展示。按照规定,10位评委中有五位以上认可该作品就算入选。入选后的作品又需要经过评委二轮投票,选出金银铜和优秀奖。
    近2000件作品等待筛选,促使评委的认可方式选择了最为快捷的举手投票。10评委坐成一排,一件作品在面前展开的同时,主持人就要求尺家仔细看画,然后攀手表决。“这幅画,不举手?”五六只手举起来了,主持人叫一声“通过”,作品就被拿到右侧的房间,落选的则拿到左侧堆放。

山水,花鸟、油画人物、静物、版画,这些美术作品从最大的180cm×180cm工作人员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将整幅画展开,到最小的60cm×60cm的版画,评委需要站起柬凑到跟前才能看清作品的包彩和效果。2000件作品仿佛一条流动的艺术长廊,在大厅里依次展现。
    评委很挑剔八九件作品展示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个浮委举手,大多数参赛的作品都这样被残酷地pass(淘汰)过上“选得上才能献爱心”。大赛的负责人李钢说,这次慈善行动的高规格决定了这种局面。
    最终选择金银铜奖时出现了更加有意心的场面:听肓人选作品展开呈现在展厅里面,评委们每人手持一叠彩色小贴纸,有的人是樱桃,有的人是星星,有的是苹果,各自不同评委对自己心仪的作品就贴上一张贴纸,不能重复。最后根据作品上得到的贴纸种类最多的,就是金奖,以此类推。
    从早上9点列下午6点,经过10位评委一天的紧张评选,《秋日》等386件美术作品从20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金奖8个、银奖20个、铜奖30个、优秀奖48个。这386件入选作品加上大赛特邀艺术家捐献的160件作品,将于12月13日至18日,在广东美术馆以及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出并现场义卖,最终拍卖筹得的款项用于成立“广东省慈善总会助孤慈善基金”,救助广东孤残儿童。

数量多
艺术家都动起来了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有孤残儿约4万人,其中由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仅占15.94%;其余都为社会散居孤儿,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经济困难比较突出,同时面临着昂贵的疾病医疗问题,今年“六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的指示,张德江书记也作出“全社会都要关爱孤儿,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批示。在此背景下美术慈善创作大赛应运而生。
    “按照过去的惯例,做慈善无非就是找几个艺术家聚在一起挥毫,献出作品来进行义卖、但这一次我听到在广东这样富裕的地方,在册的就有4万多孤残儿童,而且很多孩子的生活状况非常不好,读小起书,吃穿都成问题。我听了心里很难受。”广东画院院长、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说,省民政厅杨华维厅长曾经给艺术家们展示了一封来自一个孤儿的来信,孩子的倾诉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促使美协决定发起一个省级规格的美术大赛,将获奖的全部作品拿来义卖,全力资助孤儿。
    消息发出以后,艺术家们很快动起来了。很多艺术家从中山、佛山、东莞、江门各地赶过来送自己的作品,到征集作品截止的最后一天,广东美协艺术中心的门口甚至排起了来交作品的长龙,车辆络绎往来于信义会馆门前的白鹅潭酒吧街上。
    除了公开征集作品,组委会还特别邀请广东的著名艺术家献作品。李钢说,他们向名家们做了说明和活动介绍,听到是为救助孤儿,很多艺术家当即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的作品来,最后征集到160余件。包括杨之光、刘斯奋、潘鹤、方楚雄、汤小铭、陈永锵、陈金章、梁世雄、梁明诚、王璜生、黎明、谢楚余等广东艺坛名家,“除了一些在外写生联系不上的之外,你想得起来的,广东的名艺术家基本都齐了”。

质量高
精品都拿出来了
    “作品的质量都非常高,而且体量很大,不少艺术家献出的都是十几平方尺的精品。”对于特邀艺术家,组委会没有限制作品的尺寸。许钦松带头献出了自己一丈二的大幅水墨《松岭晓云》。杨之光老先生笑着表示,他就是受此刺激,专门到番禺闭门作画一周,得出10平方尺的精品《阿拉伯双人舞》。
    名家们比赛似的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黎明将自己的雕塑精品《记者》捐了出来,他表示,此前不断有人希望收藏或拍卖这个作品都被他拒绝。“这是第一次拿出来,
因为我觉得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王璜生则专为这次活动泼墨创作了一个近一丈二的大幅画作《日月星辰天地远》。陈金章老先生特别花了十几天的时间作了一幅画,“当然是好作品,不好我不拿出去的。”
    方楚雄为了这次活动特意创作了一幅关于黑天鹅的大幅国画,“因为我曾经画过一张黑天鹅,自己觉得非常好看,这次就又重画了,但是角度和构图都跟上次不同了这次画的是黑天鹅在芦苇荡里面,旁边围着小天鹅,自己觉得意境很好啊。”
    谢楚余拿出来的画是从自己过往作品中选出的最好的“特别是这一幅是很多人想买的,我是拼命把它扣下来参加这么一个活动的,要不然它早就不在我手里了。这是我今年完成的,花了两个月功夫,许钦松主席看了我拿来的画都很激动的,他们都说我是真把自己的好作品拿出来了、我把自己最喜爱的作品给了慈善事业,其实我知道这次很多艺术家都这么做了。”
    冯少协的梅花非常出名,这一次也专门画了一幅关于梅花的油画。“作品挺大,
我花了大概半个月时间完成的。画这个题材是因为我之前采用油画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素材的梅花非常成功,得到了艺术界非常高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我也是为了拿出自己的精品,好多卖些钱,捐给孤儿们。”
    李钢说,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目前在市场上都极其抢手,“一画难求”。而且价值高昂,动辄几十上百万。

慈悲心
很多艺术家长期投入慈善
    “我感觉我们这些艺术家还是很善良的。我们的画都不是随便给人的。”谢楚余说,他尤其痛恨那些以慈善为名的形形色色的商业活动,“因为我们很多老艺术家都很善良很纯洁,说做好事都义不容辞。然而艺术家的创作又是非常的辛苦,而这些作品的价值也都不低。所以慈善事业一定要信得过的单位来做,比如这次美协等五个单位主办的慈善活动,我肯定是信赖和支持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艺术家都长期投入慈善事业。杨之光每年捐十万元资助广州美术学院的优秀贫困生从入学到毕业。方楚雄也在广州美院做一个奖学金,五年给六十万奖励优秀论文。“全国很多地方,我都曾经画画募捐过,包括学校、医院、贫困山区。”
    类似的艺术家非常多。许钦松表示,广东的艺术家其实历来热心慈善,“几乎每年每次社会重大的救助活动,美协都组织很多艺术家参与。比如抗击非典,希望工程、救
灾赈灾、救助老人等等,这十多年来.光是经我的手做的义卖活动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义卖的钱累计下来应该是一笔惊人的数字。明星搞慈善大家都看到,但美术家搞慈善媒体的关注度不高,所以很多人不清楚这一点。”
    记者拿到一份广东美协保存的历年艺术慈善活动的资料。1991年省美协发起“情系江淮,心向华东”的救灾义捐活动,艺术家们捐出250件画作,筹款50万元人民币转送灾区。2002年,广东的汤小铭、方向,许钦松等36垃艺术家参与“彩虹工程--东西南北中绘画助学活动”,捐画义卖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2003年“非典”时期,廖冰兄、唐大禧主动提出制作护士长叶欣纪念塑像,广东艺术家共创作了《白衣天使》、《钟南山院士》、《生命之光》等八九个雕塑5月“众志成城抗非典爱心活动”上,廖冰兄、汤小铭、杨之光、林墉、陈永锵、许钦松等几十位广东名艺术家纷纷捐出自己的作品,义款用于抗非斗争等等。更多的小型慈善活动没有记录在这个资料里。
    许钦松表示,需要思考的是,“艺术家应该担当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具备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因为只有心灵非常善良,追求艺术理想、品格高的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陶冶人的好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把历年来广东美术家对慈善事业全情投入的社会形象树立起来。”


特邀嘉宾访谈

杨之光:精神财富留给世人更多意义

    南方都市报:您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参与这次慈善活动?
    杨之光:我是这次慈善大赛的特邀嘉宾参加慈善事业我一直都很热心的,但我这儿年腰椎间盘突出画画是要弯腰的,腰不好,画画是很困难的。所以这几年来基本上都处于停笔状态。这个活动来的时候,我有很重的思想顾思,如果答应下来就不能粗制滥造,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但身体又确实不好,要认真画就非常辛苦后来看许钦松他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画,有些坐不住了,最后还是咬了牙,跑去番禺我女儿那闭门画了一周,总算画成功了。
    南方都市报:闭门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你以前也经常这样画画吗?
    杨之光:在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基本就是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有时候连爱人都不能进来。起稿就用了一两天,然后边画边构思,画画停停,前后差不多就花了一周时间以前创作也是这样,要闭门谢客专心投入。我就不喜欢即兴挥毫,一听要我兴挥毫就不去。因为我认为创作都是严肃的,不是游戏,我更愿意在家慢工出细活。
    南方都市报:这幅关于舞蹈的作品,素材和灵感是来自哪里?
    杨之光:画的这个题材好,是我以前在美国时候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那是元宵节的时候,华人在街头演奏歌舞,然后各国各民族都参与进行表演,我当时就画了一个阿拉伯舞的速写。这次把这个情景放大,重新创作了这个《阿拉伯双人舞》来参加这次义卖。
    南方都市报:画的过程辛苦吗?
    杨之光:我很长时间没有画过这么辛苦的画了。这个画有8平尺这么大,我画几笔就要躺一躺,因为我不能弯腰的,太辛苦。这个画倒是一气呵成的,没有画坏,但思考的时间很长。我画完以后头就晕了,在床上躺了半天。
    南方都市报:你自己满意这个作品吗?
    杨之光:画出来以后我就很满意,具有我的代表性,我爱人也连连说这是我的精品。好画做好事,丢一张不好的画给人家有什么意思呢?我还要对买画的人负责,也要让人家觉得有收藏价值。几方面的人都满意了,这才是好事。
    南方都市报:以前有没有参与过类似的慈善活动?以后呢,还会关注慈善事业么?
    杨之光:我一直都在关注慈善活动。小的不说,就说广美吧,我和爱人欧阳老师,每年捐十万元,四年就是四十万元,资助广州美术学院的优秀贫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事慈善活动,心情是最愉快的。十年前,我就把家里珍藏的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和美术学院图书馆,我捐出去的唐人写经是价值连城的,我都没考虑给自己的子女。我自己的1200余件作品基本全部捐赠给国家。我自己的女儿想要我的画,反而要去画廊和拍卖行买我的画。对子女而言,可能是有些亏欠,她花了几百万去买我的画。但我有这个心意,最好的画留给国家比留给子女有意义。作为精神财富留给世人比财产留给子女有意义多了。

金奖获得者访谈

黄丹红:我的创作是来自平凡的东西

    南方都市报:恭喜你的作品得了金奖,高兴吗?
    黄丹红:有些意外,但还是挺开心的、其实以前也参加过其他美术比赛,但那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希望人家认可自己的创作这次倒没想过要得奖的,就是想参与一下,献点爱心。本来能入围能拍卖募钱为慈善事业尽些力就很安慰的了。这次得的奖跟以前那些个人荣誉不一佯,觉得意义更大些。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会觉得意外呢?
    黄丹红:我创作的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的极其平凡的东西。这些花就在我们的路边,但它们非常小,很不起眼,没有人会去注意它们。我平时一直坚持创作,没事就跑出去拍摄或者画速写。这些小花那么小那么美,打动了我。可能我比较敏感,女性的那种敏感,看到它们就想要把它们的美表达出来。其实我连这些花的名字都不知道,那样小小的跟油菜花一样。
    南方都市报:谈谈你本次得奖作品的创作过程吧。
    黄丹红:这个过程很辛苦,每天都会画速写,然后不断地起稿,进行对比。我五一就开始创作了,到现在历时七个月,已经创作了几百件作品。最后我从中精选了四件来参加美术慈善大赛。这些花本身非常小的,我的作品把它们放大了几十倍。参赛的这四幅作品,我觉得很满意,因为是自己精选出来的。
    我想把最好的作品拿去参加这个慈善大赛。其实我同时还要参加全省的教师大赛,都没时间休息。好在我平时就是忙惯了,本来就一直在坚持创作。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作品来参赛?
    黄丹红:我一直都是做版画的。参赛的时候我就越来越有个感受,这些开在路边的小花是这样美好又是这样娇小,不就跟那些可怜的贫困孤儿一样吗,默默地开在路边,总要有人来发现他们照顺他们啊。后来我想起来,越来越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也越来越愿意把这些花和小孩子联系起来。
    南方都市报:这样的慈善比赛,即使得了金奖也是没有奖金的,以后还会参与吗?
    黄丹红:我知道是一分钱奖金也没有的,所有的奖金和拍卖所得都捐给了慈善事业。但是你看,参与的人还是那么多。奖金就是给我们我们也不要,我们自己都想捐钱。只是慈善家们把这非事情给做了,我们创作好的作品,尽我们的一分力量。
    我希望这次慈善比赛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而是一个开始。以后更多的慈善活动我都愿意参加。
    南方都市报:你现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黄丹红:我在杨之光艺术中心从事教学工作五年多了,担任他们的副校长和教育总监。到现在,周末还是要给小孩子上课。每天都有繁重的教学研究任务,还有很多会议,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

声音

冯少协(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虽然我们艺术家没有大企业家那样实力雄厚,但是我们的画一样是具有价值的,可以做好事。艺术家就是公民,跟一般人没什么区别,灵是分工不同慈善事业是大众都应该关注的事情,我希望这样的慈善活动能得到社会的重视。

谢楚余(广州美院油画系副教授)
    其实我们艺术家对慈善活动也应该是慎重的,我们会比较关注主办方的合理合法性。我是第一次参加美术界的这种慈善活动。我这个人很认真很严谨,我的出品里面就没有敷衍的东西,如果画得不满意,我是不会署名的,还会撕毁。

方楚雄(广州美院中国画系教授)
    现在的创作环境很好,国家的经济也有活力,创作也比较自由。所以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我能做什么呢,只会画画,那就尽自己能尽的力。

陈金章(广州美院中国画系教授)
    慈善活动,人人有责啊!

黄丹红(金奖得主)
    我以前也经常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但那是为了个人荣誉。这次得奖却没有那种感觉,就是自己参与了,做了好事的那种感觉。得奖不得奖反而不重要了。

吴立(铜奖得主)
    我获奖的作品是几年前去中山一个小镇写生,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就拍了下来作为索材。这个作品创作出来以后我觉得跟这次慈善捐孤的主题挺吻合的,没想到就获奖了;这样的美术慈善活动我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次规模很大,我许多中山美术界的朋友特意坐车过来送作品。

本报记者:田志凌、实习生:熊雅芳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