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狂狷石鲁与他走过的时代——画家儿女眼中的画家父亲《南方日报》

录入时间: 2007-09-28

核心提示

   
9月14日至11月4日,“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
    瘦骨嶙峋但发如雄狮,面容清矍却目光如炬,遗像中的石鲁,锁眉凝望着世界。
    25年之后回望石鲁,许多人将那个特殊年代下不受羁绊、灵魂恣意高蹈的石鲁比为中国梵高,比为魏晋风骨拂去岁月尘埃,那个孤绝惨烈、顽强奇峭、特立独行的石鲁,那个半疯、半瘫、半狂的石鲁,开始被赋予更新的解读:儿子石果说,从今天看,父亲当之无愧是一位铮铮铁骨的公共知识分子:生前好友、著名画家杨之光回忆说,石鲁为20世纪中国画改革书写了新意,将之称为大师,实不为过。
    为参加石鲁迄今国内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一次艺术大展,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伴闵力生带领儿孙从西安坐火车30个小时来到广州,他们从家中整理出的400多件石鲁生前遗作、手稿、照片,保价异常昂贵,堪称本次石鲁艺术大展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石鲁女儿石丹告诉记者,与石鲁如今在拍卖行一呼万应的局面相对,市场上90%的石鲁作品都难脱假画干系,家人所藏的仍是石鲁生前作品的主要一部分,而借助这些作品,那个曾在上世纪60年代就名噪全国、意气风发的石鲁:那个在“文革”中饱受冷落、形迹放浪的石鲁:那个曾在晚年狂狷桀骜、落笔铿锵的石鲁,得以复活于世人眼前。


口述人:石丹(石鲁之女,画家)

1.破旧


    代表作:1954年《古长城外》
    背景:1940年,21岁的冯亚珩毅然割断与封建富裕家庭的联系,为抗日只身投奔延安。到延安之后,他改名为石鲁,取清代大画家石涛与现代大文学家鲁迅的姓而成。这一时期的“鲁、就被陕北人民的淳朴、憨厚、勤劳、刻苦的性格迷住,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大量营养,创作了大量版画、宣传画、连环画等,《古长城外》让年仅35岁的石鲁一举成名。
    口述:当时党中央号召艺术家要到生活中去,石鲁等深入青海、西藏写生,直击了当时由甘肃到青海(兰新铁路)修铁路轰轰烈烈的场面。兰新铁路跨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建筑场面甚为壮观。石鲁的这幅写生堪称当时国画表现时代生活的典范。在画中,石鲁没有直接描绘修铁路、火车在青藏高原奔跑的景象,而是描绘一截断裂的长城和几个放养牛羊的藏民,通过藏民的表情侧面反映对新生活、新建设的欣喜之情。画面中,藏民满脸欢笑地捂着耳朵,羊群四散,虽然未见火车,却似乎能听到火车驶来的轰鸣声。
    《古长城外》让石鲁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但石鲁很快否定了它,因为构思上仍带有情节性创作的影响,还带有对主题的说明性,在表现手法上还嫌稚嫩。石鲁对自己的弱点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自称《古长城外》是“先天不足的第一胎”。他积极探索中国画新的表现形式,对旧传统进行革新的精神,在当时是十分突出的。

2.革新

    代表作:1959年《转战陕北》
    背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石鲁赴印度、埃及等地考察写生,他开始对当时中国画技法西化的倾向开始反思,并苦读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临摹古代各家书法和水墨画。他在对传统笔墨的探索中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并针对当时苏俄美术潮流对传统国画的影响发表文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短短几年内,石鲁迅速脱胎,他的国画中融会了传统笔墨和西洋画的色彩及透视,完成了他中国画技法的第一次实验性提升。
    口述:1 959年,石鲁接受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命题创作《转战陕北》,赴北京创作。由于从构思到完成只有3个月时间,与石鲁一同接受任务的画家们早早开始动笔。而石鲁却没有急于动笔,第一个月里他经常在琉璃厂转,浏览文房四宝,回到宿舍就躺在床上翻阅古代画谱。1个月过去后,石鲁经过缜密的思考后,开始画小稿,并让西安同去的一位雕塑家塑了毛泽东的侧面像供揣摩,之后他很快就确定了这幅画的整体铺排。石鲁的《转战陕北》和以前同样表现“转战陕北”这一历史题材的作品迥异,他没有直接表现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的场面,而是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毛泽东、警卫员、牵马人、刚踏上土崖的白马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画面中央是毛泽东的侧背影,前边是悬崖峭壁和西北延绵的大山大壑,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气势上胜过雄兵百万,将毛泽东的革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战陕北》完成后广受好评,被认为是当时中国革命历史画创新的典范。石鲁在这幅作品中将中国传统国画中山水与人物的界限打破,用山水画的形式表达人物和事件,并以中国画少有表现的黄土高原入画,超越了中国古代文入画悠闲空灵的赏景情趣,大大革新了中国画发展的格局。

3.喷发

    代表作:1962年《家家都在花丛中》
    背景:上世纪50至60年代,石鲁冷静审视了中国绘画的现状和前途,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他认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格式与西洋古典写实主义近似,但表现方法上“笔墨加素描加淡彩”的效果却无论如何不能与西方近现代油画相比肩。在中国画画术讨论会上,他提出,“中国画自有其东方美学特征的科学性”,“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师古又脱于古,师今又脱于今”。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石鲁开始致力于中国画的创新,他试图将山水画中的皴法与花鸟画中的没骨法运用于人物塑造,大胆将西洋画中的构图、明暗等绘画技巧融入传统的中国画创作中,不管是江南风光,还是名山大川,在他笔下都别具一格。1961年国庆,石鲁与西安国画研究所的画家们的作品在北京展览,以其清新而豪放,瑰丽而清淡的风格,轰动了画坛,在国内外画家中引起巨大震动,随即被称为“长安画派”。当时的画家在说到“长安画派”时,纷纷用“在国画新技法的发展上,可说是一颗炸弹”来形容。
    口述: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写生团到陕西与石鲁切磋交流,随后石鲁又率领西安国画研究所的画家们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巡展,与潘天寿等大师进行座谈,促进了“长安画派”的崛起。1962年11月,石鲁出席全国美协在广东新会召开的重点分会会议,期间创作《家家都在花丛中》、《南国之晨》、《葵荫道上》,获得巨大反响。身处苍茫秦地多年的石鲁第一次来到广东,被岭南植物葱郁的气息所感染。广东画家黄笃维后来回忆说:“石鲁对岭南环境很感兴趣,他在会议休息期间不像大家那样谈论闲聊,而是埋头在小本子上画印象速写或勾画稿,晚上在招待所就铺开宣纸创作,不几天,他就完成了一幅成为他当时代表作的画--《家家都在花丛中》。”这幅画得到关山月的高度评价。关老对石鲁说:“我们天天看到花丛中的农家也没有去想画一画,没想到你一来就抓住了这个创作题材。”

4.逆变

    代表作:1964年《东渡》
    背景:1964年,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在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时,对石鲁的《转战陕北》大表不满,认为这幅画寓意反动,是把毛泽东逼到了悬崖边上,石鲁听闻后大为愤怒。有人奉劝石鲁把画改一改,石鲁态度坚决,不改。1964年,石鲁的第一本画册《石鲁作品选集》因这幅画被中宣部要求紧急收回。有人让石鲁把这幅画从画册中撤掉,石鲁依然态度决绝,不撤,并退还了所有稿费。当年,为迎接建国15周年,石鲁以全新笔法创作的巨幅革命历史画《东渡》;被指责为“丑化领袖”,未能进京展览。次年,石鲁因肝硬化做气功疗养,加上两幅画引起的波澜,他走火入魔,患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
    口述:《东渡》是石鲁一生中创作的最大一幅画,足足有5米见方。石鲁为完成这幅画做了大量准备,他采用以色破墨、没骨的手法,而非用线条去勾勒,画了大量的人物、动物习作。《东渡》表现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率领解放军从陕北向中原挺进,东渡黄河的历史场面。最令人瞩目的是人物的笔墨表现出前无古人的胆量和力度。石鲁用赭石、朱砂这些矿物颜料与墨混用,皴擦,以金石味画山石的笔法,把毛泽东、黄河船工和战士塑造成如刀刻石雕,把画家自己个性中不屑为奴、偏要惊世骇俗的气魄宣泄得淋漓尽致,让人惊心动魄。这致使一些人看后瞠目结舌,说石鲁画了一船土匪,把毛泽东画成了土匪头子,船工成块的肌肉像剥皮的青蛙。从此,这幅巨作被封存在陕两美协的资料室内,之后又在“文革”中遗失,只剩下一些草稿。
    可以说,《东渡》的创作是石鲁存艺术观念上的又一次飞跃,他把人当成山水画,人物和历史事件也成为石鲁表现内涵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与大批红光亮的“文革”时期主题性绘画表现出鲜明对比,石鲁发展出国画表现主义的手法。而《东渡》耗费的精力比他所作的任何画作都大,他忍着剧烈的肝痛画完就卧床小起,《东渡》也成为他命运的逆转点,接下来的“文革”浩劫,他承受了长达14年的政治上的重压、身休上的疾病和精神上的分裂。

5.癫狂

    代表作:1970年《美典神》
    背景:“文革”开始后,石鲁被斗成“黑画家”,他被揪出精神病院接受批斗、游街、拷打等残酷虐待。1969年,他两度从囚禁的“牛棚”外逃,在乡下流浪、乞讨,有时候饿极了。就生吃农民包谷,还不忘记打个借条。石鲁住在自称“芦屋”的斗室里,身着肥大的大衣,浪迹市井,或嬉笑怒骂,或自吟自唱,以酒代饭,如痴如醉。被抓回来后,他仍在人眼疏漏之际连写了几十首“反诗”。奇怪的是,在这种精神分裂症的状态下,石鲁创作了大批书画,迎来了他的第二个艺术高潮。
    口述:1970年前后,石鲁翻出他50年代在埃及印度的写生作品,直接在原作画面上反复加工改画。吴冠中当年对这批画评价说:“改画后的画面变得复杂而神秘:笔阵纵横,点线分布如天罗地网:彩色泼溅,出没无常宇宙浩渺任邀游。”
    石鲁将自己禁闭屋内,不吃不喝,整日沉浸在超现实之中,赤身裸体疯狂作画。尽管这批超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有些离奇和荒诞,但都是围绕着一种幻觉和现实,神与入、善与恶、美与丑在其中缠绕交错,石鲁将其内心的错综复杂肆无忌惮地表露无遗。
    《美典神》原是一幅在绢上画的白描,石鲁说自己要创造一位“东方维纳斯”。勾完线后,不料石鲁用鲜红的印色油把画全染了一遍,家里人吃惊而遗憾地嚷嚷:坏了坏了!谁知石鲁又用剪刀将画拦腰剪断,大家喊道:完了完了!石鲁似乎在肆无忌惮地玩游戏,而他在画的题跋上却极其严肃深刻地写道:“要和美打交道,不要和丑结婚。”

6.大成

    代表作:1972年《华岳之雄也》
    背景:1970年,石鲁以“现行反革命罪”被上报要求判处死刑,由于精神病发作,石鲁死里逃生回家养病。其间,他对新文入画、新国画的探索风格日趋明朗,同时创作大量诗词,书法上也自成一体。
    口述:这段时间,石鲁身体渐渐恢复。停止了吃精神病院开的抑制药物,思维活跃起来,创作上也迎来又一个高潮。他笔下的华山就像一个巨人顶天立地占满画面,几乎全由“钉头皴”的笔法焦墨皴勾而成,再加层层渲染,画出一座似铜浇铁铸的雄峰,而笔下的枯松也像钢丝结成。到这个阶段,石鲁完全发展出中国画的大写意境界,山已不再是山,而是他胸中的一种精神意境,借此,石鲁也将中国山水画全面推向了崭新的局面,他完成了自己一生所探索的传统笔墨向现代生活转换的命题。在20世纪美术史上,石鲁承前启后,对于那些认为国画已是穷途末路的观点给予了最有力的回应。


石果(石鲁之子,画家):他在“文革"中活出了最高质量

    “文革”中的石鲁,一方面是跌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另一方面他又逍遥在自由精神的云端里,在最困难的条件,他的生命活出了最高的质量,成就出自己“野、怪、乱、黑”独特气质。
    有人会从石鲁想到梵高、毕加索,想到中国古代的徐渭、八大山人。一些艺术家创作上的独特面貌,似乎与他们的狂热精神状态有关,他们的想象力、幻想能力往往超越凡人。
    “文革”中的石鲁已经不只是一个艺术家,他表现出对历史对政治非常敏锐的看法,别人批斗他,他会辩论;别人让他写检讨,他写出来的是自白,没有投降,一直是特立独行的姿态,就如顾准,是一个活脱脱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也可以说,石鲁在不同的时局动荡无争地画画,而是热烈地参与到每一个时代,融合自己身上的多重身份,才最终陶炼出画坛怪杰的形象。


杨之光(广州美院教授):他最精彩的画有一幅在我手中

    我与石鲁交情甚深,他是我敬佩的一位画家。石鲁不仅传统学识深厚而且精通西方艺术史,说他是艺术大师一点不为过。
    1959年,我与石鲁奉调北京创作革命历史画。我们一起住在雨儿胡同白石老人的故居。当时我接到的创作题目是《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接到的题目是《转战陕北》。开始创作时,我就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农讲所顶楼的大块瓦片怎么才能表现出层次?石鲁告诉我,不要考虑那么多西洋画的透视观念,他让我用传统国画的方法,一层层地按照瓦片的结构画。为此他还给我示范,边讲边画,画了农讲所,还画了石头、竹子等南方景观,我于是受到启发。至今他为我画的这幅草稿还藏在我家里。
    石鲁作为我们这一辈画家中最悲剧、最苦命的一位,一直不屈服于任何迫害,又使他成为我们这一辈画家中最富天才的一位。我记得最后一次见到石鲁,是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我为创作电影剧本《艺术家的良心》在北京的医院采访了他。当时石鲁重病在床,已经奄奄一息,但是他却说,他还有许多事情没做、许多抱负未实现……他还背诵一首首痛批江青的诗给我听……想到这就令人心酸。
    现在想来,石鲁一生中最精彩的一幅画就留在我手里。上个世纪60年代,他从印度归来,我俩有一次一起画画,他画了一张手捧莲花、跳印度舞、裙摆落地的印度姑娘,我当时感觉是精品中的精品,就问石鲁能不能送给我,没想到他非常爽快地就赠给了我。这幅画我一直保留至今,多年来我反复地看,每次都觉得这幅画精湛异常,堪称石鲁诸多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作品之一。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李培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