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来自全国的70余件汉代画像托片首次在广东展出《南方日报》

录入时间: 2007-09-03

    本报讯 (记者/李培通讯员/梁洁)

    汉代的牛郎织女形象、汉画“孔子见老子”的场景、中国最早的门神形象、有确切年代最早的三皇五帝像……昨天,“强悍的艺术——中国汉画拓片精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70余件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汉代画像拓片首次在广东展出,原件文物绝大部分是国家—级文物。
    与广州入熟知的南越王墓博物馆中纤巧的汉代云纹图饰风格不同,此次展出的汉画拓片风格各异,从中原之地河南、山东的浑厚,到陕西塞外的苍茫,再到川渝之地的灵秀……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告诉记者,这70幅汉画像内容庞杂,反映了丰富的先秦文化和汉代社会生活图像,堪称中华本源文化的活化石。

记录雷公门神最早形象

    顾森说,汉代是佛教还未真正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因此汉代文化被视为较纯正的中华文化,而汉文化的纯正形象又生动地反映在这些拓片中。在《河南南阳英庄画像石墓》的画相拓片中,观众可以看到,雷神最早的形象是龙蛇或龙身人头,与佛教传入后的雷公形象迥然。
    在四川郫县东汉砖墓石棺壁画的图片《牛郎织女·龙虎穿璧》上,记者惊奇地发现了牛郎织女的形象,据说这也是牛郎织女最早的图像之一。牛郎手牵黄牛、织女手持纺锤,倒立出现在龙(虎)壁画像的上面。顾森解释说,牛郎织女画像作为“天界”的象征出现,而龙(虎)壁画像作为沟通“人间”“天界”的象征,表达了墓主向着生命彼岸和神仙世界回归的愿望。
    而在诸多的汉画拓片中,顾森又向记者指出了两个大幅的郁垒、神荼画像,因为传说中郁垒、神荼两兄弟擅长捉鬼,因此汉代人将他们的形象贴在门上,是最早的门神形象。

“孔子见老子”手持双雁

    许多汉画拓片中都记载了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如孝子故事“曾母投杼”、“孔子见老子”等。
    这幅“孔子见老子”图原件是山东武氏祠内的画像石一孔子见老子》,是众多后世流传的“孔子见老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画中·,可以清楚地识别出老子、孔子、颜渊、子路、子张等人。相对于《史记》等文献中对这一伟人相见的场面寥寥数语的记载,画中充实了许多细节。顾森说,画中孔子手持两雁去见老子,与春秋时期下大夫相见时的持雁之礼不谋而合;而画中子路不穿儒’服而仍保持原先的穿戴,实际上肯定了他好勇、耿直的个陛。
    据了解,这批汉画拓片件件堪称精品,是中国汉画学会特地从各地公、私收藏中,精心收集而来的。这些拓片历久经年,非常难得地保存了业已消失的汉代文物若干年前的原貌。该展览之前曾在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获得巨大反响。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