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石鲁《孔子鲁班之宏台》志(彭德)

录入时间: 2007-08-21

序:石鲁的警世之作都出自精神病发作的时期,《孔子鲁班之宏台》就是典范。这一融会中外古今的神来之笔,任意调度正草隶篆,自由粘贴史实与臆想,将一腔愤懑刻划在藏头露尾的字画之中。这幅画作于“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疯狂时期和迫害文艺家最严酷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虽然是一帧小画,却比当时画坛徒有其表的一堆大画加起来更有份量。它不仅见证了石鲁生前身后大起大落的世俗遭遇,更见证了文明进程中的愚昧与良知。它值得投身和关注艺术的人们永远铭记和反思。然而从作品公示以后的20年来,或许由于画面题字难以识读,美术界竟然始终对它漠然置之。

    国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题:孔子鲁班之宏台。
    作者:石鲁,原名冯亚珩, 1919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松林湾大地主家庭。二十岁时放弃大学学业,投奔延安,加入中共。49年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执行委员。61年同赵望云等人创“长安画派”,影响波及全国画坛。文革期间被指控为美术界“野、怪、乱、黑总代表”,饱受摧残。因胃癌治疗无效,82年8月25日逝世。9月15日,有关部门在西安为石鲁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参见《石鲁艺术论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时间:底本作于1955年,1970年夏增改,画面落款为“零年月日”。
    地点:印度德里-中国西安。德里是印度古都,1931年,印度政府在城南建都,称为新德里。新、旧德里实为一城两区。西安是中国十三朝古都,周秦汉隋唐均在此建都。
    背景:1964年,江青接见中央美院部分教师时声称“美院稀烂了”,说钟涵的《延水河边》对毛主席有歪曲,说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看不出是什么”。不到一年,傅抱石去世。1966年夏,文革爆发,“破四旧”运动席卷全国,仅北京地区就是4922处文物古迹被毁掉。江青等人提出“文艺界有一条又长又粗又深又黑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对文艺界要实行“犁庭扫院”、“彻底清洗”。政界和知识界有40万“阶级敌人”被流放到乡村劳动改造。由于国民经济大坏,先后又有1600万大学和中学毕业生被送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1967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美协是“裴多菲俱乐部”。1969年,江青声称中国文联“十个协会就是摄影协会是好的”,其他协会都是“当寄生虫”。此前此后,遭受“四人帮”非法迫害、含冤而死的有作家老舍、杨朔、赵树理、肖也牧,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翻译家傅雷,教育家李达,电影艺术家蔡楚生,戏剧家马连良、孙维世,《文学遗产》负责人陈翔鹤等,大专院校因被毒打或自杀而致死、致残、致疯的校长和教授不计其数。参见《六十年文艺大事记》(1919-1979),第四次文代会筹备组起草组、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理论政策研究室合编,1979;刘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章,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境遇:1969年,石鲁精神病发作,写诗斥责“半打新权贵”。同年5月,石鲁从关押文艺界名流的牛棚出逃,随即被抓回。8月,再次出逃四川广元,进入巴山深处,过着野人般的生活,56天后又被抓回西安。因查出攻击中央文革领导(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以及陈伯达、康生)的反诗,被划为现行反革命分子。1970年夏初,陕西“斗、批、改”领导小组以“现行反革命罪”报请省政法小组,要求逮捕石鲁并判处死刑。参见《石鲁艺术论集》。
    逸事:1964年,石鲁《东渡》一画被指责为丑化领袖;陈列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转战陕北》也被撤下,据说画的是“悬崖勒马走投无路”。这一年,女青年王淑华因师事石鲁,改名石华。不久传说她同石鲁的关系异乎寻常,经上级干预,石华在被下放陇县。石鲁的其他学生受到牵连,统统被下放山区。1965年,石鲁精神分裂,同这类打击或许有直接关系。参见李世南《狂歌当哭-记石鲁》,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图1 石鲁像
    本事:1955年7月,石鲁赴印度新德里,担任“万国博览会”中国馆的总体美术设计。其间作人物与风景写生画多幅,包括旧德里红堡写生图。1970年夏,石鲁精神病加剧,被允许在家监控。当时,石鲁在一间不足7平米堆放杂物的房间,反锁门窗,不让人入内,增改印度、埃及写生画,共计8件,含《孔子鲁班之宏台》。家人从门缝窥视,只见他赤身裸体,神情专注,口中念念有词。他说冥冥中有人在听他讲话。石鲁女儿石丹口述。图2 石鲁 《转战陕北》 1959
    题材:画面主体是旧德里红堡,位于印度新德里东北部亚穆纳河畔,17世纪莫卧儿王朝沙贾汉大帝迁都德里时建造。城堡用红色砂石砌成,呈不规则八角形,城墙周长约2,400米,高33.5米。西部正门的拱门高12.5米,上面的楼阁和望楼均为八角形尖圆顶。进入门内,穿过拱廊街,经过花园、鼓殿、教堂,里面是帝王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节的觐见宫。觐见宫左侧为内宫,内宫中央是娱乐宫。娱乐宫北面是枢密宫,国王和大臣议事的地方,为红堡中最豪华的宫殿,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三面是方形柱组成的拱门,一面是透雕方形窗户,像一座雕饰华美的凉亭。沙贾汉大帝指示工匠在墙上刻上镶金波斯文字:“如果说上有天堂,天堂就在这里”。旧德里城另有一座11世纪建造的老红堡。石鲁题词所谓“建于中古末叶”,指的是老红堡,而画面画的却是后来营造的红堡。石鲁在他的画中,试图将印度的红堡改造成标举中国孔子与鲁班的宏台。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世界名胜词典》,新华出版社,1986。图3 印度旧德里红堡
    题词:亚珩/孔子鲁班之宏台/石鲁/亚夏(天头墨书画名与朱砂印文) 石鲁印/原碑文/MMKKSS/孔子大哉圣贤之尊神鲁班天师/石鲁/亚大匚癸(朱书,金文合字?)/V S Λ V/卜Π Π/V V Λ/W/W(右边碑拓式造型内的墨书与朱砂题款。斜体字表示字形或字义存疑,或不详是字符还是纹饰) N、M、E、A、P、N、H、J、O、H、O、Λ、U、K、J/宇宙导弹发射场,写印度旧德里之红堡,名卞拉斯德波,建于中古末叶,周代王朝、印度堪斯神权时代,由孔子、冉者与鲁班天斧共同设计与建筑,见于堡,考为罗衣刹,暴戾,放射拿破仑、黄巢,堪杀绝,成汗无天哉,完全与清宫翰林狗们之篡无稽之至矣。余从一九五五年赴印度,见此宏筑,欣然携其边游进于堡面,孔尊至圣之宏伟而笑曰:打倒孔家店者,实堪万万为愚顽矣。可笑无心话孔丘,空余千代黄鹤楼;白云无闲意,笑杀空汉刘。如此为写之,惭也。抄后复记,岂有他哉!聊毕(备)一格也。石鲁尊孔之心,以为封建于度番之印象也。零年月日/石鲁印/亚珩(画心朱砂题词。标点是笔者添加,下同) 鲁班之尊孔/石鲁/孔庙/鲁班/V V Λ(画心右下与下方朱砂印文与款识)  石鲁识:孔圣、鲁师之道,凡非营建台能手者,定非画家之科学也。孔者为画画之几何数代,一切机工、木工、石工、土筑工、铁工,莫不以鲁班为行尊,但谁知孔子即鲁班哉?吾老为画何求?予谓人史之荒伪,公然以假成真:中华民族之长史,才谓曰六千五百年,真岂可以臆测化分史前与什么史后,可笑了。先生不死,后生不生。老冉有言,凡非人类才岂断斫人史之轮,高古为尊。打倒厚〔×〕今薄〔×〕古!泣号,石鲁。石鲁(左边款墨书与朱砂印文) 宇宙导弹发放场/王羲之敬题/CKM(地脚朱砂题跋)。
    按:题词均为作者自题,含外文共计500余字。此前,中国独幅纸本水墨画不见如此深长复杂的作者题款。画中用于暗示或障眼或装饰的外文,有的像突厥文或古波斯文,有的像英文。中文题字或错别,或缺字,或随意粘连,大意明晰却难以诵读。《石鲁艺术论集》有《杂文·奇谈》一文,同本画题词彼此呼应。图4 石鲁 《印度神王》 右下题字:泰戈尔、老托尔斯泰 1970
    典故:孔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学问家、教育家,中国古代的精神偶像。孔子曾代理鲁国首相职务,提倡礼教与仁政,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打倒孔家店”。文革中期,进一步发起批孔运动。孔庙,中国山东曲阜祭祀孔子的建筑群。老冉当为老聃之讹,老聃即老子,孔子之师。鲁班即公输般,孔子同国、同代人,造云梯和飞行器,被尊为中国营造工匠的祖师。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中国书法艺术的象征,人称书圣。11世纪老红堡建立之际,印度半岛封建王国割据,伽色尼王国入侵,占领包括德里的印度北部地区。伽色尼王室是突厥人。突厥、粟特、铁勒、敕勒、狄历、高车、丁零,属于一族而异名,都是古代赤狄的支裔。在孔子的时代,赤狄分布在中国山西长治,因身穿赤衣而得名。早在公元前26世纪,炎帝同黄帝争夺中国的统治权,战败后,残部逃到长治定居,因而赤狄可能是崇尚赤色的炎帝后人。照此推论,孔子和鲁班同印度红堡也可以拐弯抹角地拉上关系。参见《论语》、《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五帝本纪》及注、《孟子·离娄》注、《淮南子·齐俗训》、《论衡·儒增》、《魏书·西域列传》粟特、伽色尼和《北史》高车、突厥、铁勒传等。
    画种:设色写生画改造为工笔隐寓画。
    器用:上等毛笔、宣纸、墨锭、朱砂、赭石,50年代购于北京琉璃厂。
    形制:平面,矩形,高47厘米,宽38厘米。
    构图:纵向构图,将平地改画为向上倾斜的坡地,把观画者视野引向上方高耸的城堡,同导弹发射的联想呼应。又以长篇题词环绕,形成紧张与压抑效果。
    画风:控制画面总体的章法、疏密、明暗、色彩、线条,周到而有条理;技法的运用,如笔法的硬挺刚劲贯穿始终,墨法层层渲染而不呆滞,用色彼此呼应,不温不火,刻画细微繁复而不油腻;尤其是字面意思刻意隐藏,等等,无不体现出作者的理智。当时有人为了迫害石鲁,声称他装疯,这类作品可作佐证。无论石鲁是否装疯,当他进入创作状态时,心智比平常显然还要纯净和敏锐。画面上部建筑群是带有焦点透视的线描写生,有立体感;下部山石林木采用中国写意水墨画积墨的技巧。此画可以视为王蒙式密体作风的现代变异。
    寓意:印度新老红堡历经劫乱而不坏,中国却在举国摧毁古迹,砸毁古物,烧毁古书画,禁止传统习俗。印度在推崇泰戈尔等文化名人,中国却在糟蹋从孔子、鲁班到当代的文化名人。所谓导弹发射,大抵用来比喻孔子精神和鲁班技艺的升华,引申为发扬中国文化精神与技艺。印度建筑中的穹窿顶被改造为中式攒尖顶,有借题发挥的意思。作者以缅怀和赞颂的立场,反对摧毁与蹂躏中国文化和文化名人,表达出对极左思潮的否定。
    用途:此画一直秘而不宣,故无参展目的,无销售功利欲望,无趋炎附势动机。
    署名:石鲁、亚珩、亚夏。印文为手绘。详见题词。
    真伪:真迹,无粉本,无副本,无摹本,无变体画。
    品相:画面完整,宣纸、墨色、朱砂、赭石颜料均未变质。
    品第:作品立意深广、构思奇特、行文荒诞、题词异常,前无古人,只此一例。以黄休复“逸神妙能”四品而论,此画属于逸品。
    展示:石鲁生前未曾同意公开展出这件作品,家人猜测画中可能带有不宜公开的隐私。 1987年11月,香港“石鲁回顾展”,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陕西省美协合办。2005年10月,浙江博物馆“中国近现代美术名家系列作品特展·石鲁艺术展”。石丹口述。
    著录:《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页184。《中国名画家全集·石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页151。《石鲁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页304。
    评论:无。
    影响:题词书法,将“撅头皴”与“钉头鼠尾描”移入书体之中,别具一格。远接科斗书、古波斯楔形文字、北魏写经与石刻,近承李鱓、金农、郑板桥书趣,下启石虎以及书法界“画意书法”。作品的思想曾影响画家李世南等人。
    收藏:西安市,石鲁家属处,保存条件尚可。
    价格:无价。
    价值:可与达利《内战的前兆》和毕加索《格尔尼卡》相提而论,不同之处在于达利与毕加索全用形象表达,石鲁则通过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加以描述,体现出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特征。中国古代类似作品如任仁发《二马图》和李士达《三驼图》可作比较。它是自由编排时空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先声。


彭德
2007.7.8于西安美术学院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