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作者简介

录入时间: 2006-10-17

艺术家简历


维琴佐·安格内蒂(米兰,1926-1981)。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毕业于布雷拉艺术学校,画家、小品文作家、理论家。从1960年起即停止绘画,转向数字、话语、图形、摄影工具、录像带等领域。


Aleph Film。 在尝试了摄影、艺术、戏剧和电影之后,米凯莱·波诺、卡尔米内·弗尔纳里、皮埃罗·里卡尔迪于1980年建立了阿勒弗影视制作公司。公司的宗旨在于通过多年拍摄的人物来讲述社会及其历史,如《易装癖者》、《瓜尔狄耶罗》和《无国界儿童救援》等。目前公司由弗尔纳里和里卡尔迪经营,继续致力于记录片和电视节目的制作。


克劳蒂奥·安布罗西尼(威尼斯,1948-)。在1974至1979年间,创作了20多部影像作品,其创作冲动来自声音和图像世界的一种短路。自1976年开始,积极从事计算机音乐,后转向音乐创作、乐队指挥和多媒体等方面。


马克·阿莫里尼(罗马,1961-)。其摄影作品专注于将客观数据与内心修改联系起来的情感世界。作为艺术家,举办了许多个人展。其录像作品中包括《上上下下的电梯》 (1998),以及由《相连的城市》(1997)和《机械之城》(2000) 组成的姊妹篇等。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费拉拉, 1912-)。意大利电影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的《爱情故事》 (1950) 使其在长片拍摄中崭露头角,在以后的十年内,拍摄了一些杰作,如《叫喊》 (1957)。1960至1964年因执导四部曲《奇遇》、《夜》、《蚀》和《红色沙漠》,赢得了国际声誉。后在国外拍摄多部电影,如《放大》(1966)、《扎布里斯基角》(1970)、《职业记者》(1975)等。《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1982)是他由于病情发作而长期远离电影创作之前的最后一部长片。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是一部集体影片的第一个片段《爱神》(2004)。《照片小说》是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唯一的一部电视音乐。


马西莫·阿尔杜伊尼。出生于罗马,并在此作为视觉艺术家生活和工作。从1994年起先后在乌尔比诺、马切拉塔和罗马美术学院执教。从1990年起,参加了许多个展和群展。他也致力于对残疾人的培养。此外,他还负责过美术编辑和设计展等工作。


亚细亚·阿根托(罗马,1975-)。 她是导演达里奥·阿根托和演员达里亚·尼可罗迪的女儿。9岁时在塞尔焦·齐迪执导的《梦想与需求》(1984)中崭露头角。作为演员,她在意大利及国外拍摄了多部电影,其中有《心中的女友》(1992)、《我们永别》(1994)、《旅途女伴》(1996)、《司汤达综合症》(1996)、《歌剧院里的幽灵》(1998)、《新玫瑰旅馆》(1998)等。2000年完成短片(其中包括集体影片《退化》中的片段)和录像片段后,她并没有中断演艺生涯,并且开始担任导演拍摄长片《红色影星》。2004年拍了第二部长片《最骗人的是心灵》。
1

提娜·巴拉。1962年生于小马赫诺。1978年移居东柏林。自1989年开始从事影像艺术和摄影艺术工作,1993年起在莱比锡艺术与图画大学教授摄影。其录像和录像装置作品有:《图解点》(1998-1999)、《玛丽莲》(2002-2004)、《沙滩》(2003-2005) 和 《艺术作品36》 (2005),后两部与阿尔巴·杜尔巴诺共同完成 (参见艺术家简历)。


兰帕德·帕瓦(罗马,1944-)。他是著名导演马里奥之子,多次协助父亲工作,并一起拍摄了在电视播放的电影处女作《伊勒的维纳斯》(1979)。 后来,巴瓦--有时以笔名John Old Jr出现--开始专注于恐怖电影,拍摄了《恶魔》(1985)和《恶魔2》(1986)以及色情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影片。最后一部长片是《幽灵之子》。


法比奥·比安基尼(佛罗伦萨, 1960-)。漫画杂志《W》和《巫师》的漫画家。1984年开始为歌手雷纳托·泽罗、卡波塞拉和斯特夫·瑞杰斯乐队等拍摄音乐短片。1988年为意大利广播电视一台制作关于德·格雷格里的报道片《寻找另外一个埃及》。从1993年起,开始致力于动画卡通制作,拍摄广告和短片。自2001年起,在佛罗伦萨电影学校“Immagina”中担任导演专业的老师。同时,他也是一名剪辑师。

 

G·比安科和P·瓦兰特。分别于1962年和1967年出生于那不勒斯,在此成长并工作。自1994年开始,他们参加了一系列群展,同时也举办了许多个展。他们的作品专注于摄影技术和形象的数字再处理。他们是多种装置和录像装置的制作人。他们的作品也见于那不勒斯和热那亚地铁站。录像作品有:《心灵的风景》(1996)、《心灵深处》(1997)、《恭迎X》(1998)、 《空洞的深蓝色海洋》(2002)。 


布鲁诺·比格尼(米兰,1950-)。Elfo剧场的创始人之一(其它创始人还有米兰地区艺术家保罗·罗扎和吉科·斯泰拉)和独立影视制作公司Indigena的创始人。他制作了一些电影广告、短片、故事长片(如1993年的《毒药》)。录像作品有:《布鲁诺--以战斗的名义》(1987)、《不定的边界》(1988)、 《今天是新的一天》 (米兰1945-1995) (1995,与Giuseppe De Santis共同执导)及《精灵之梦》(2000)。

 

阿里杰罗·波伊蒂(都灵,1940 -1994)。他参与贫困艺术运动,并从中吸收了Pop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元素。其作品一方面观察社会,另一方面不放弃调侃和尝试的风格。在70年代时,观念艺术在他的艺术中占据了上风,在一系列作品中主要表现了语言和双重概念的主题。


曼努埃莱·伯索拉斯克(库内奥市佛萨诺镇,1973)。在艺术高中毕业后,进入都灵阿贝尔迪娜美术学院学习。他制作了一系列影像艺术作品,如《开放的空间》(1996)、《白色思维》(1999 - 洛加诺录像艺术节二等奖)和《红色思维》(2000),这是三部曲的前两部,最后一部将是《黑色思维》。他的作品《曼哈顿0-24》(2002)荣获都灵桑德雷托基金会组织的第四届国际影像艺术比赛二等奖。

希尔维娅·波提罗利(托尔托纳,1978)。当代戏剧学者。2004、2005的圣·阿尔卡杰罗戏剧节主席之一。在他的阅历中,融科学研究、评论和文化管理于一身。在他的出版物中,有《马克·巴利亚尼》(阿雷佐,2005)以及在杂志《Lo Straniero》和《Art’ò》上发表的许多文章。

马里奥·卡纳里。1975年作为画家开始其艺术生涯。1985年参加磁力流,用制作作品、理论文本、研讨会、培训、会议、讲座、电视节目等形式深化电子语言。创立了Ludiialydis文化交流、研究和艺术制作中心。
 

倒位狗。1992年在卡塔尼亚创建的视听研究小组,成员由阿莱桑德罗·阿耶罗、恩利科·阿雷苏和阿莱桑德罗·德·菲利波组成。自我界定为哲学兄弟会组织。其活动分布从影像制作到形象研讨会的组织,以及无线广播中虚构的简短广告和广播戏剧等领域。新情境主义、 “流行的”异域风情、对电影的迷恋,以及在他们创作的初始阶段,对录像带和super 8过分的盲目崇拜等等都是他们作品的特色。近些年来,他们开始致力于制作一系列名为《抄袭》或者更新的《立体声》作品。


C.卡尔洛尼和S.弗朗切斯凯提。他们在乌尔比诺学习动画电影和绘画,并且自1995年一起致力于影像及装置艺术的制作。自1999年开始与拉斐尔剧团合作。同时在I.S.A和乌尔比诺美术学院任教。其作品曾在下列地方展出:斯特拉斯堡现当代艺术博物馆(2001,2004)、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02)、巴黎卢浮宫博物馆(2004)、威尼斯双年展(2005)。


列奥纳多·卡拉诺(罗马,1958-)。他在罗马美术学院完成学业。自1992年开始从事动画制作,创作了13部抽象影视短片(其中包括1995年的《阿文》、《纸拓图画》和《加亚特里》),在创作中使用了多种技术,并与众多当代音乐家进行了合作。最近几年致力于计算机动画,同时探索在硅材料上的动画创作。他的其他作品有:《圆与极限》(1999)和《Noiselevel》 (2002)。


吉亚·卡索拉罗。1965年出生并生活于罗马。从事摄影和录像的艺术家。自1994年起,在意大利及国外的私人画廊和公共空间展出自己的作品。1996年获苏扎拉奖。1998年参与由欧洲及地中海青年艺术家双年展在萨拉热窝组织的创作组--Maybe in Sarajevo (2001年由梅尔特米发表并在多种场合展出)。《以退为进》获“The video game”奖。

大卫·卡特拉罗。1977年5月8日生于劳雷托。理科高中毕业后,在马切拉塔学习了三年的通讯技术专业。接着毕业于欧洲设计学院录像设计专业。他参加了“联盟”国际群展。

山德罗·基亚 (佛罗伦萨,1946-)。1946年毕业于美术学院绘画专业。1971年举办了第一个个展《阴影和他的影子》。至到70年代中期,其作品多为观念艺术风格,之后成为超前卫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一。曾拍摄过多部录像作品。

D. 西皮里 (1962-) F. 马雷索戈 (巴勒莫, 1958) 。他们自1986年开始合作,用其他影片为材料,经过细小的剪辑加工,来作为自己的作品以及其它自创的录像短作品在当地电视台Tvm播放。1990年,短片《愤世嫉俗的电视》在意大利电视三台《节目表外》这个节目中播出,在国内一举成名。接着是49集的《Blob》和《愤世嫉俗的电视》(92年)和《废墟》等作品。在其作品中,巴勒莫被描写为一座荒芜的城市,呈现出世界末日的荒凉景象。自1995年开始尝试长片《来自布鲁克林的叔叔》,接着是《活过两次的托托》(1998) 和《卡里奥斯特罗的回归》 (2002),同时继续录像和记录短片紧张的创作。在众多的录象作品中,代表作有:《豹》(1995)、《牢记不忘》(1996)、《恩佐,明天巴勒莫见!》(1999)、《阿鲁索》(2000)、 《结束前10秒钟》(2001)、《吹牛的军人》(2001)。


瓦兰蒂娜·科切提 (罗马,1966-)。用动画技术特别是手绘胶片创作作品。在其录像或者进行了数字化转换的胶片作品中,其代表作有:《马拉卡娜》(1997)、《预告片》(1999)、《移动节日》(1999)、《纪念品》(2000) 。


A.科奇托和L.帕斯托雷。都灵人,他们独自或者一起在视听艺术领域耕耘多年,涉及多种题材:电视、电视节目片头、记录片、音乐短片等。在1983年建立莱格影像制作公司。代表作有:《意大利间隙片》(1989 十部为意大利电视三台再创作的间隙片)及其1991年的《欧洲间隙片》(也是为意大利电视三台制作)。
 

伽布里埃拉·科里尼(罗马,1957-)。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自77年开始,作为表演者和舞蹈演员从事戏剧演出工作。曾为多家大型剧团舞团工作。在1987年成立了米扎尔剧团,制作了许多多媒体演出,其中有几个演出被拍成录像,如1995年的《海市蜃楼》等。


磁力流。艺术家和专业人员出于对电子新技术共同的兴趣形成的组合。它产生于85年,90年代解散。成员有马里奥·卡纳里、里卡尔多·悉尼卡里亚、弗拉维雅·阿曼、萨宾·瑞弗、托马索·莱蒂、马切洛·卡皮奥尼、斯地法罗·罗维达、莱奥纳托·奥雷里奥、埃里奥·马西罗尼等。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二维和三维视听作品,在作品中对音乐和形象的联系给予了特别关注。


安娜丽莎·科尔西。1973年1月26日生于马切拉塔。先后毕业于乌尔比诺国立艺术学院动画设计专业和罗马电影实验中心的动画制作专业。制作过多部动画作品:如《影子战舰》 (1997)。近期的代表作有马里奥·塞斯蒂的记录片《帕索里尼的声音》(2005)中的动画插入短片。


帕皮·科西嘉托(那不勒斯,1960-)。移居纽约,并在此学习舞蹈动作设计并为戏剧编辑音乐。1987年返回意大利,在多个剧组中做过志愿者。1993年拍摄长片《自由》、接着是《黑洞》 (1995)、《维苏威人》(1997)和《怪物》(2001)。科西嘉托在录像领域也很活跃,创作了许多艺术纪录片。

科尔特·斯孔塔。由劳拉·巴利斯和琴齐雅·罗米蒂于1991-92创立,处女作是《跳水和心跳》,四人舞剧。接着是八人舞剧《鳄鱼的看护人》,十人舞剧《悬崖峭壁》,以及《传播》与《告诉我,我很美丽》。每个演出中都是吉科·斯泰拉录像,好评如潮。

 

萨尔沃·古齐亚。巴勒莫人,1977年从事电影事业,在家庭电影院里组织了回顾展。自1986年开始,作为作者完成了80多部录像作品和系列录像装置。1993年与前卫音乐家贾尼·杰比亚相遇,促使其深化录像、音乐、表演的关系,从而产生《安杰里卡》和《Videoplunders》等作品。在其它录像作品中,纪录片与实验片及故事片夹杂,如:《史基》(1993)、《与皮特· 科瓦德的二重唱》(1993)、《Raul not making》(1994)、《巴勒莫》(1996)、《第一西西里》(1997)、《我们会忆起这个星球》(2000)、《丝绸弯路》(2005)。

罗伯特·廓吉 (摩德纳,1973) 。艺术家,生活和工作在米兰。参加过意大利及国外众多著名机构举办的展览,如Palazzo delle Papesse当代艺术博物馆(锡耶纳)、第四届Manifesta(宣言)双年展(法兰克福)、Sandretto基金会(都灵)和布拉格双年展。最近应邀参加“依然相信奇迹:没有纸张的图画” Couvent des Cordeliers:ARC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以及第一届都灵三年展。
 
阿尔贝托·达米科。1962年6月20日生于罗马。1987年毕业于电影实验中心,在此作了多年朱里奥·贾尼的动画课程的助理。其作品几乎全部是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他曾与萨索内《白花》,贝纳西《无水》, 科切提《Maracanà》、《两步之遥》,卡内瓦里《超级罗马》、《连环画》等艺术家都合作过。目前在萨萨里美术学院执教。


安娜·德·马尼因科尔(特伦托,1972) 。舞蹈演员,在巴黎学习舞蹈和电影。此外,还通过雷纳托·贝尔塔学会了操作电影摄影机。1999年与他人共同创立戏剧团体Zimmer Frei。创作录像短片、多媒体戏剧表演《A Simple Twist of Fate》、舞蹈录像《从黑色到黑色》、讲述录像《为我死去》、纪录片、装置《别开玩笑了》。现生活在波罗尼亚。

拉·迪·马尔蒂诺。1975年出生于罗马,在伦敦和纽约生活。毕业于切尔西艺术学院和斯拉德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他制作了许多录像和录像装置,如:《Not360》(2002年),《跳舞的小孩》(2005)。他的作品得到了多方认可,并在一些当代艺术博物馆和电影节上被介绍给观众。

阿尔巴·杜尔巴诺 (蒂沃利,1955) 。1984年移居德国,先后在柏林、法兰克福以及莱比锡艺术与设计大学执教,目前仍主持Intermedia的课程。创作了录像带、多媒体互动装置、雕塑、摄影、绘画等作品。代表作有:《流动的土地》 (1991)、 《Der Negierte Raum e Hautnah》(1995)、《Die wunderschöne Wunde》(1998)、《维纳斯的诞生》(2002) ,与提娜·巴拉合作《海滩》(2003-2005)及《艺术作品 36》(2005)。

Direct 2 Brain是意大利多媒体图像制作领域的领袖公司,公司设在彭蒂尼亚。创始人为大卫·贾罗 (制作人) 和阿斯卡尼奥·马里加利尼(艺术指导和导演)。除了为提罗曼齐诺制作音乐电视(《对我来说很重要》和《向风学习》),还为Velvet、99 posse 和 Dj Sensei等乐队制作,最近还用计算机3D 完成了有关可口可乐和欧宝的广告。


弹性组合。意大利人阿莱克斯·拉达加和西班牙人西尔维雅·曼特加组成的艺术研究组。两年间,该组合在意大利及国外(美国、西班牙、德国、葡萄牙等)完成了许多录像带和装置,如:《失眠》、《Video Intimacy》、《Beyond Lines》、《Flow》。另外,还完成了舞蹈影像节目《Vaga》的录像部分。

 

提奥·埃什图 (伦敦,1958) 。自1982年起在罗马生活并工作。1981年毕业于伦敦东北工学院视频传媒专业。工作中应用多种表现手段:录像、图画、音频、摄影。他利用人类学和艺术方面的材料,将电子装置与身份调查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以显示媒介对感知现实的影响力。代表作有:《旅行的灯光》(1991-92)、《鲜血并非清凉的水》(1997)、《躯体与灵魂》(2004)。   
 

伊拉里娅·弗莱齐亚。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史和导演专业,与摄影师贾尼·贝伦格·加丁、乔治·哥伦布共事。1980至83年间作为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在纽约的Public Theater和Mabu Mines剧团合作。自1989年至今作为导演和演员参与多部电视节目,其中有美国HBO放映的电视剧《The Great Pleasure Hunt》。最近的纪录片有《没有贫穷的世界》(2000)、《Padre Pio快报》 (2003)。    

姜弗朗科·贾尼。最初为一些意大利 (罗西、Concato、Bertè、马提娅·巴扎尔和Ron)及国外(波塞、麦尼斯)歌手制作录像。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和Mediaset从事过节目及电视剧导演。拍摄过多部纪录片,如:《罗萨贝拉:奥森·威尔斯的意大利历史》、《卢卡·龙科尼彩排鸡尾酒会》、《日瓦戈医生》。还与龙科尼一道作过蒙泰韦尔迪的《柯费斯》的电视版的导演。还导演过故事长片《在无人的土地》(2001)。
 

法比奥·马西莫·雅廓内。导演、大学教师,经常在艺术、建筑、戏剧空间里工作。自1980年即从事电子影像。以多种形式在美国、巴西、加拿大、中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地展示过其作品。是伯恩斯坦的《洁白》的导演,由雷恩歌剧院制作,拍摄过《动物园--毛发与呼吸协奏曲》、《01 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和马尔凯里塔·哈克出演的《空中变幻》等。他最近的装置作品有:《渡过秋天》(罗马Altemps宫)、《9和Flipper》(罗马音乐厅)。此外,还与巴贝里奥·葛尔塞蒂、帕伊斯、金格拉斯、玛丽耶勒和卡西娅·拉贝克姐妹等合作过。


阿莱克斯·因法士利。1967年生于罗马,并在此生活和工作。曾在美国停留过一段时间,演奏打击乐器,作为助理导演,为一些录像片断导演(Fincher和Sena等)工作。92年返回意大利,开始拍摄音乐录像,执导过近40部作品。此外,他也参与了集体拍摄电影《退化》(1993)、《文体练习》(1997)的制作。2000年拍摄长片《Almost Blue》,获多纳泰罗大卫奖,2003年拍摄《明星失踪事件》。

克利斯汀娜·库碧诗。艺术家、音乐家和表演者,70年代独自(《平安夜》)或与法本里兹欧·普雷西一道完成过一些录像,如:《流音片段》和《高音长笛的演奏》都是在1975年完成的。

朱塞佩·拉伽纳 (Limbiate,米兰,1944) 。在布雷拉学院学习后,为Gamma电影公司制作广告动画。接着进入Bruno Bozzetto工作室,参与多部长片拍摄,如《Vip》、《我的超人弟兄》和《西部与苏打》等。1981年与圭多·万泽提一道完成《像素匹诺曹》。


多娜泰拉·兰迪。罗马艺术家。制作过许多录像装置,并从中选择单独的录像作为作品。主要录象作品有:《从1到406》(1997, 27部不同长度的录像,在9个显示器上放映)、 《我们想让你安全》(1998)、 《我爱你,我爱你》(1999)、《相反》 (2000) 《89 petites pieces》(2002)。在声音装置中有《动物园》(1994)、《巴黎计划》(2001)。

 

安布洛吉奥·洛·朱迪切 (波罗尼亚,1956) 。1976年始从事摄影。1978至1983为最杰出的意大利大艺术家制作过光盘封面。后来与鲁奇欧·达拉一起组建Futura电影公司,为艺术家达拉、乔瓦诺蒂、罗西、Carboni、Morandi、Concato等制作音乐电视。 92年为Master电影公司工作,尔后与马克·巴利弛一起组建Filmmasterclip。1995年,他在MTV欧洲音乐典礼他为乔瓦诺蒂制作的《我积极思考》获得第三名。1998年移居伦敦,成为自由职业者。是My-Tv(前身是意大利网络电视web tv)的发起人之一。最新的作品有:《非常,非常》和《我信任你》,是在2005年完成的。


马内提兄弟。马尔科和安东尼奥·马内提分别于1968、1970出生于罗马,均已婚并生子。自1994起执导了近80部为Piotta、 Flaminio Maphia、 Britti、Assalti frontali等音乐家制作的音乐电视,合作过多种版本的意大利广播电视2台节目《Stracult》,还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台拍摄过电视剧《警督Coliandro》。此外,还制作了两部长片:《吸血鬼Zora》(2000)和《楼层19》(2006)。


卡洛·马萨库拉提。1956年生于帕多瓦,毕业于波罗尼亚的DAMS。后移居罗马,与电视台合作编写剧本。第一部长片《意大利夜晚》(1987)在两个电影节上分别荣获了金奖和银奖。两年后的《神甫很漂亮》获得Annecy电影节头等奖。《公牛》(1994)在威尼斯电影展上获得银狮奖。其它作品有:《圣人语言》(1999)、《骑在虎背上》(2002)和《找回的爱情》 (2004)。


罗玛娜·麦乔拉罗(罗马,1971) 。最初作为塞尔焦·齐蒂导演的助理,受过摄影培训,至今仍从事该专业工作。她与制片公司The Mob合作,也是短片和电视节目的合伙制作人。她为很多艺术家制作过多个影像作品。


马尔文·米拉内斯。1979年生于亚布雷西,毕业于欧洲设计学院传媒专业。与马泰奥·门第奥拉一起创建罗马第47层创意工作室,制作网站、出版、录像片断、录像装置及为电视工作。
 

伽埃达诺·莫尔比奥利。多年作为Match Music音乐电视台的导演和艺术指导,也作过意大利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不规则的station》(1996, 二台),Smau Tv (1999 - 2000, 三台)的导演,以及音乐会电视导演,如皮诺·达尼埃莱在维罗纳剧院(1997)的音乐会。还是为安东纳齐、佩扎里、梅内古齐、帕奥西尼等艺术家制作过一百多部录像片断的作者,也是Run Service制作公司的老板。

莫图斯 1991年由恩里科·卡萨格兰德和达尼埃莱·尼克洛组建于里米尼,大卫·扎马尼后来加入。它制作策划了许多演出并为表现奇异空间而进行了一系列表演。闻名意大利及国外的戏剧作品有:《柏油》(1996),《疯狂的奥兰多》 (1998),《Orpheus Glance》(2000) 和《孪生房间》(2002), 《丧家犬》(2004) 是对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小说《石油》中某一部分的改编。
 

克劳蒂娅·穆拉托里 毕业于乌尔比诺艺术学院动画电影专业。她在将手绘图像转化为动画的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磁性装置,《Potentiae》就是这种技术的处女作。用同样的技术,还完成了《Rouge》(1998) 和《悬》(1998)等作品。


阿戈·帕尼尼 (都灵,1967)。1993年前为广告人,在帕维亚大学学习过电影史。1993年与卢卡·卢齐尼一起创建独立电影制作公司Outtatime。首部短片《蝎子》由Filmmasterclip制作,并在1996威尼斯电影节展出。执导过多部广告短片(Lycia, Coppertone, Vodka Artic, Air One)及其十多部音乐短片。
 

吉利欧·帕欧利尼(热那亚,1940)。贫困艺术和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帕欧利尼在其艺术研究中广泛使用摄影手段,为佛罗伦萨的Art/Tapes/22完成过一部录像《齐奏》。现在都灵生活和工作。

达尼埃莱·佩尔西嘉(罗马,1972)。 曾是达里奥·阿根托的导演助理,然后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制作过纪录片《丑闻和秘密》。也为艺术家Gazzé、第三十一条、Fabi、帕奥西尼、阿马里娅·格雷、Neffa、达拉、Gabin等作过四十多部音乐电视。并且,还与制作公司The Mob合作。

伊塔洛·佩士·德尔菲诺(罗马,1958)。1985年组建多功能工作室Box 4,,最初是作为摄影和录像制作主任开展工作,80年代主要从事戏剧影像和舞蹈影像。代表作有:《灵魂小偷》(1985)、《不平静的故事》(1985)、《纯洁受胎》(1988)、《咏叹调》(1990)、《任性之风》(1992)、《带电的精灵》(1994)、 《红色停顿》(2003)。目前正在探索高清数字技术的应用。

阿莱桑德拉·佩士塔(维罗纳,1966)。1989年毕业于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在录像艺术领域进行了一些尝试后,开始为一些意大利独立乐队指导音乐电视,作品有四十多部。1999至2003年与米兰BRW & Partners公司签定了广告专营协定,2005年Reverse广告荣获戛纳广告节铜狮奖。曾执导过三部短片《还记得Fox吗?》(2000),《Homotaurilia》(2001)和《当日圣人》(2005)。最近从事戏剧导演工作,在米兰生活和工作。


莫尼卡·佩特拉奇(弗尔里, 1964) 曾在Masque剧院以及创建于1989年的录像制作公司Tecniche Blu 工作过多年。担任过纪录片、广告片、录像片断、戏剧录像的导演,获得过多种奖项及提名,如里乔内 TTVV和贝拉利亚电影节首映式(1997年金海鸥)。代表作有:《Salomè》(1995)、《schizo 的散步》(1997)、《庆祝》(1998)、《光合作用》(1999)、《été》(2004)和装置作品《Liquid alphabet》(2005)。

法本里兹欧·普雷西(雷焦·埃米里亚,1940)。1962年毕业于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并在此执教至80年代中期。十多年间,在费拉拉的钻石宫完成许多录像作品:《旅行》 (1974)、 《Liquid Piece 》(1975)、《水下》(1982)、《倒流》(1984)。其主要装置作品有《Video going》 (1984)、《大理石的海洋》(1985)、《金色运河》(1987)。参加过1970, 1972, 1984,1986威尼斯双年展,在很多世界大博物馆举办过个人展。
  

皮奇奥·拉法尼尼(笔名安东尼奥·巴尔多)1946年2月22日生于佛罗伦萨。72年移居罗马,从事电影摄影。1977年第一次签约作为电视节目《Odeon》(意大利广播电视一台)的导演。1980至1983担任《幻想先生》节目的导演(意大利广播电视台)。1981至今为Scialpi、马提娅·巴扎尔、Garbo、Ruggeri制作多部音乐电视,为Filmmaster电影制作公司执导过广告,以及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台指导过许多节目。也是《真的》(意大利广播电视二台)的作者之一,《Mediamente》(意大利广播电视台教育台)的导演,目前为意大利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工作。
 

列奥纳多·罗莫利(佛罗伦萨,1972) 。佛罗伦萨公司Mediared的艺术协调人,从事因特网问题研究,特别是与声音相连的动态形象分析研究。
 

索尔·萨古阿提(佩西切托,波洛尼亚, 1966)。画家、漫画家、插图作家,很早就尝试动画,也为电视领域工作。组织名为Fotorama的过动画数字摄影培训班。作品多次参展安纳西、乌特勒支、巴塞罗那、莱比西、雅典、维也纳、贝尔格莱德相关国际艺术节,代表作有:《Life From Pluto》、《林间道路》和《Basmati》(也是他的制作公司的名字)。
 

阿莱桑德罗·萨拉奥尼(佛罗伦萨,1960)。1978年毕业于艺术学院,三年后与兄弟塞尔焦共同组建Larione 10公司,负责电影电视及音乐制作。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期拍摄了音乐电视、纪录片、音乐广告。93年成立了新的录音工作室,致力于多媒体领域的业务。


斯泰法诺·萨尔瓦提。他的名字与瓦斯科·罗西紧密联系在一起,曾为他执导多部音乐电视,如《向上射击》(1992)、《天使》(与罗曼·波兰斯基共同导演)等。他也为苏可洛(Zucchero)、波切利、斯汀、帕瓦罗蒂制作音乐电视。萨尔瓦提拍过两部长片《Gol 的强硬法则》和《Jolly Blue》,后者摄于1998年,人物包括Max Pezzali、Natalia Estrada和乔瓦诺蒂等。
 

米盖莱·桑宾(帕多瓦,1951)。导演、音乐家、画家、戏剧导演。1968至1975完成过一些实验电影。70年代期录像带成为他录像、表演、装置的主要工具,作品有《四个房间的自画像》(1977)和《Looking for listening》(1978)。1980年与皮埃兰杰·阿莱格洛和劳伦·杜邦组建TAM,从事导演、舞台及音乐等工作。多年来与帕多瓦的犯人合作,在2004年完成《奥塞罗的影象》(VideOtello)。


保拉·桑乔瓦尼(罗马,1965)。毕业于罗马“La Sapienza”大学电影批评和电影史专业,1988至1991做助理导演,后来担任还担任了场记并负责其他一些工作。胶片作品有:《各就各位》(1993)、《没有祖国》(1996)、《声音》(2001);影像作品有:《元音》(1994)、《在地平线之后》(2005)、中长片《接力赛》(2005)记录了抵抗运动时期的女人。

 

尼古拉·萨尼(费拉拉,1961)。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无线电广播主持人(第三国家广播电台)。创作了器乐曲、电子音乐、戏剧音乐、多媒体装置等。代表作品有:与马里奥·萨索(参见艺术家简历)合作制作的《足迹》(1990), 与阿帕多和安多合作制作的《世界末日的碎片》(1997)。

圭多·萨尔托莱利。1936年生于威尼斯,并在此生活。他早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观念艺术风格。录像作品(初期作品完成于1974年,由Il Cavallino画廊制作)致力于电视手段的表述和技术分析。多次参展,最后一部录像(费拉拉录象艺术中心制作)完成于1986年。

马里奥·萨索(安科纳市斯塔佛罗镇, 1934)。1954至1957求学于都灵广告和绘画学校,58年作为图像设计师进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三十年间来,完成近120个电视新闻、跟踪节目、电影栏目的主题曲的创作。同时从事绘画和录像艺术。1990年与尼古拉·萨尼(参见艺术家简历)共同完成的录像作品《足迹》,获得林茲电子艺术节的Nica奖--这个作品是意大利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早期片头--他还负责电视台的综合形象设计。


乔万尼·斯卡尔菲尼(罗马,1977)。曾就读于欧洲设计学院和参加里卡尔多·马内利的设计培训,曾经负责阿尔卡纳出版社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后来制作了一系列卡通动画。目前担任Fazi出版社图像设计工作,并且独立制作动画、摄影、插画等。

阿尔贝托·西涅托。1954年生于阿根廷科尔多巴,生活于都灵。自1970年就致力于电影和媒体,是Artkino合作社和Rosebud Company影视制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有:《Sympathy for the Rolling》(1982)、《世界天才》 (1988), 《Fish Eyes》(1990)、《光的思考》(1995)、《S/F 行动》(2000)和 《Etre en train》(2003)。

卡洛·阿尔杜洛·西贡(米兰,1964)。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为Subaru、菲亚特、荣誉(Merit烟草)、堪培利(Campari甜酒)、意大利电信公司、大宇、卡西欧和给他力(Gatorade运动饮料)等公司制作过广告,执导过一些音乐电视。他拍摄了短片《节日》(1994)、《番茄酱》(1995)。并拍摄了他第一部故事片《大猩猩的关照》。 
 
皮克洛·西拉尼(马里奥·西拉尼的笔名)。1940年生于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在卡勒索生活,并在特列斯特工作。他是一位摄影教师,并创建了Gamma摄影中心、“放射性能源”广播、G.中心出版社和78小组等,他也从事戏剧、电影和演出。多次参加意大利及国外摄影展。


拉菲尔剧团。1981年创建于切塞纳,这个剧团的成员有克劳蒂奥·卡斯特卢齐(1958), 罗米欧·卡斯特卢齐(1960) 及基亚拉·圭蒂(1960)等。他们制作的是一种囊括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能刺激各种感官的戏剧。自86年起,与Santa Sofia- Khmer剧院合作,推出戏剧新形式,以突出视觉感受为主。代表作品有: 《奇幻森林历险记》(Hansel e Gretel)(1992), 《创世纪:from the Museum of Sleep》 (1999)和悲剧《endogonidia》的11个演出。

吉科·斯泰拉。是影视及广告领域导演和制作人。在电影领域执导《Live》(1983)-- 与布鲁诺·比格尼共同导演(参见艺术家简历)、《夜晚的红色》(1985)、《不完美的时刻表》是《爱情中的片段》的一部分(1988)。为科尔特·斯孔塔剧团(参见艺术家简历)制作的录像,并获得了国际认可,如《七张桌子》(1991)、《悬崖峭壁》(1995)、《散布》(1997)、《告诉我,我很漂亮》(2000)。

 

蓝色工房。是一个实验艺术、录像和电影制作团体,1982年成立于米兰,成员有法比欧·奇利费罗(摄影师)、 保罗·罗扎(视觉艺术和电影)、 列奥那多·桑捷路基(绘图和动画)。1995年互动系统专家斯地法罗·罗维达加入。从一开始,蓝色工房就致力于借助系列装置整合电子图像和周围环境,作品有《游泳者》(1984)。80年代中期与导演葛尔塞蒂合作推出两部录像(《抽象的房间》和《仿冒的秘密日记的序幕》),尔后与当代音乐家如乔治·巴蒂斯戴利及米莱西合作。近来,又致力于互动,推出了《桌子》(1995)、《向天使吹口气》(1995)、《战役的总和》(1996)和《合唱》(1997)等作品。该工房还完成了电影、录像及电视节目,并在世界各地从事教学和展览工作。曾经在日本展示过他们的作品。


地下小剧场。1990年由波罗尼亚戏剧艺术学院的科班演员组建。自1993年由菲奥伦扎·梅尼、马努埃尔·马尔库齐和皮埃特洛·巴比纳进行艺术指导,代表作品有:《死亡时光》(1990)、 R.A.P.(《复活的哈姆莱特的语言》) (1994)、《无题》(1995)、《暴风雨》(配乐诗朗诵)(1999)、《母亲·凶手》(2004)及《施刑者的黎明》(2005)。

罗贝塔·托雷(米兰, 1962)。自哲学专业毕业后,又在1988年毕业于电影学校专业。移居巴勒莫,与西皮里和马雷索戈的愤世嫉俗影象公司合作(参见艺术家简历)。制作了多部电影录像混合作品,如:《天使》 (1994)、 《小灵魂》(1994)、《脏脸的天使》(1995) 和《Tano电影笔记》(1995)。后者为长片《Tano da morire》(1997)做了铺垫,后又拍摄了《Sud Side story》(2000)和《安杰拉》(2002)。目前作品《黑海》正在剪辑当中。

圭多·万泽提 (米兰 1938-1995)。曾从事摄影和广告,自1978年对电子影像产生兴趣。1981年,与朱塞佩·拉伽纳共同完成意大利第一部计算机动画影片《像素皮诺曹》。

贾科莫·维尔德 (那不勒斯, 1956)。 电子艺术家。自1973年致力于戏剧,从事过作家、演员、乐手、导演等行当。自1983年在个人艺术活动中使用录像,并作为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他还拍摄了现场直播的儿童寓言节目《Teleracconti》。代表作有:《心情》(1990)、《临时居所》(1998)、《只有柠檬》(2001)、《Del Gerbido 和 della Vigna》(录象片段,2003, 与罗雷纳·扎波恩共同导演)和《寻找乌托邦》等(2004)。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