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幼儿生活形态的视觉日记——镜头中的点点

录入时间: 2006-06-29

  幼儿的行为过程蕴含了许多对教育而言不可忽视的契机。出于对自我生命的回顾以及对新生命的关爱,我端起摄像机锁定了我的女儿——杜语涵(乳名:点点)。在对长约十几个小时的素材带进行剪辑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哪怕是极其迅速而短暂的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都昭示出孩子“生命之初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难以遏制的求知欲望”。
  在家庭中我们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根据片中的记录,你会发现探索与游戏始终充实着这个孩子的每一天,还有她的不停歇的追求精神。一个幼儿只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他就能够无中生有,自得其乐,并且会主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来解决自己游戏中的麻烦,或者给游戏增添新的乐趣。
  但是,幼儿的行为又有其原则性,他们追求一种快乐的原则,无论是睡眠、食物、安全,还是求知、探险、游戏,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也就没有快乐可言,因而,快乐原则需要欲望的满足来实现。在《678呢》中,片头是点点出生十三个月后的画面。《数鸭子》这首儿歌对当时的她来说,其旋律乃至歌词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她象一个大人一样端坐在电视机前,时而低下头来,时而看看电视,手和腿总是尽量和着节奏不停地动着。当这首儿歌以念白(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结束时,她表现出了迷惑和不解的神情,随口重复着歌词并发问“六七八呢?”。显然点点还没有“歌”的概念,更不知道这么好听的声音干嘛突然没有了。失望终止了听觉的满足,竟使她禁不住地发问。
  同一首歌,我有意识地重复播放了三遍。在第二遍歌曲末尾,点点又一次地对着电视机喊起来“678
8 678 嘎嘎
嘎嘎”。当我重复播放第三遍时,她离开沙发随手将一把塑料凳子扔到电视机前,迅速地坐上去,极其专注地盯着电视机屏幕,好象是要弄明白歌声和鸭子是怎么消失的。人的经验的积累,很多都是从失败开始。到歌曲第三遍结束时,点点是否弄明白了她所关注的问题,这很难确定,但她没有再抱怨。
  如果说图像和声音能够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并促使她产生要了解的欲望,那么触觉应该说是最能促进孩子认识发展的感觉器官,因为触觉的经验来得最直接、最深刻。刚从产房抱出来的婴儿,当嘴唇触及母亲乳头的一刹那,就知道叭嗒叭嗒地吮吸乳汁,这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在点点出生的第十九个月的时候,一天晚上,她突然想起来要喝水。也许她是真的很渴啦,也许是因为能说的句子很有限,她重复地说着:“喝水、喝水”。她妈妈一边端着茶杯走过来,一边告诉她水很烫,要凉一会儿才能喝。妈妈越解释(劝说)她越发要得迫切,最后妈妈只好让她用手先试一试。她伸出食指在杯口的热蒸气中试了试,好象并不确定茶是否真象妈妈说的那样烫得不能入口,随后她又用母指和食指在杯体上摸了摸,这次她没有迅速地将手移开,而是稍停顿了一会儿。
  我知道那晚的茶水是刚烧好的,杯体的温度虽不足以烫伤稚嫩的手指,却也不可久留,那么她为什么要停留片刻呢?直到这组镜头的后面,我似乎才找到答案。当点点确认茶水很烫时,她放弃了喝茶。在被妈妈按住洗完了脸和手后,她又重新扑向搁在沙发扶手上的茶杯。这时妈妈及时警告了一句,“烫的!”,她看了看茶杯,原本伸向茶杯的手却顺势取了茶杯旁边的一块饼干。点点对“烫”的理解就是直接来自于亲手触摸的体验。由于有了这最初的经验,得到妈妈第二次提醒她“烫”的时候,她才知道这个声音信息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危险,因而她舍了茶杯而取一块饼干。
  以移情的方式表达对母体内的安全感的依恋,在我看来许多儿童爱看电视,象点点,是那样地投入,尤其是电视广告,是因为广告画面色彩变化快,残留在大脑中的图像叠加的色彩使他们将之与子宫内的混沌经验联系起来,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重新唤起母体内血液的奔突之音和母亲的呼吸声留存的记忆,其亲切感迎合了幼儿回归母体的愿望。达利曾经在他的自传里回忆过在母体内的情景,说明了这种愿望的持久性。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成人日常用语的不断重复以及得益于她的认知能力、联想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慢慢地点点开始理解了一些简单的声音信息和符号信息,比如为了制止她的某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当妈妈举起手问她这是什么时,她会说:“巴掌…打屁股”,随后慢慢终止其正在进行的活动。然而,她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却无法阻挡。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索新的可能性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实践过程又促进经验的积累,同时滋生许多创造。幼儿永远拒绝平庸和缺乏挑战性的事物。
  片中有这么一段记录:点点站在电视柜前,无意间拨开了两扇柜门,门旁有一张凳子挡在那里,她索性先用力推开它,再将门开得更大一些,门的性能只有开和关,在她开关了五六遍以后也就没有了开关的兴趣,于是她把头伸进柜子里,终于在里面发现了一堆杂物,她蹲下身来从中搜出一些扑克牌,牌上面有画,她开始兴奋起来,自言自语道:“好多,好多!”然后重又蹲下身去,不断摆弄着每一张牌。两块活动的木板后潜藏的秘密,这秘密的神奇性吸引她努力去探索,但结果被揭示出来,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点点的兴趣随即转移到摆放牌的过程中去了。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点点的妈妈经常给她朗诵一些唐诗,以至在她玩耍的时候,不经意地就会冒出几句来,有一次妈妈提议和她一起来背诗的时候,她故意地呀呀呀,却不背出正确句子来,但好像不是遗忘,而是存心故意弄一点恶作剧来取乐。在我拍摄的过程中,她有时会故意对着镜头傻笑,多少令端着摄像机的我有点尴尬。此时,她反倒与我调侃,于是我在镜头背后跟着做各种的鬼脸,不知不觉中连我也成为了她的游戏伙伴。
  2002年5月,我从广州回到家。三个月不见,点点确实长大了许多。由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她已能较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大人的语言交流相对来说满足了她的不少的好奇心,同时她对事物的探求的兴趣也就更大了。她玩着我搁在沙发上的烟,口里念道“爸爸的烟,放倒(好)”。最后索性学着我的样子把烟刁在嘴上抽起烟来,接着又以烟当笔在地上画了起来。烟体破裂露出烟丝,她又开始专注对烟丝的研究。
  由于我们家住在小学院内,常常在午休和下午放学后,会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跑来找点点玩,这对独生的点点来说自然是兴奋的。她会专程跑到门口迎接。电视里播放着儿歌,小客人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偶尔还跟着“集体合唱”两句。此时的点点却对这一切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虽然她也一直在盯着电视机屏幕。我发现孩子只在她觉得恰当的时候才回到客人们中去,但不一会儿又游离开去。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半封闭半游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幼儿一方面坚守着自我世界,另一方面又希望对外开放,接纳新的事物。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止出现在幼儿时期,在有些性格内向的高中生乃至大学生的身上也能找到。总体来说,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外在世界的探索也是孩子寻求被保护的一种手段。
  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寻求满足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喜欢就地取材,对父母精心选购的玩具却不一定倾心,他们为玩而玩,为探索而玩,为满足而玩。然而幼儿的这种行为特征对于某些人来说,无疑于黑夜里的秋波。幼儿可贵的探索精神,在世俗的偏见之中被武断地指责为小儿的胡闹,甚至有的还被严格地限制。比如幼儿的涂鸦。
  幼儿的行为与教育的关系是紧密的。各种契机都伴随着幼儿的成长不时地出现,关键是我们的发现。教育是面双刃剑,它可以阻碍人的思维的发展,也可以培育人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感受力及对事物特性的认识能力,呵护源自孩子生命内在的冲动,让他们在最大范围里自由地释放潜能,这其实也就是现代儿童教育的核心所在。
  从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脱颖而出的具有新的理念价值的教育,它是以人为本的,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肯定并尊重人的生命和个体的差异,不论是成人还是幼儿。点点在镜头中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她的生命原初状态的展示和世界的其他幼儿一样,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当然,后天的教育是绝不可缺少的,没有教育点点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现代的“人”,然而她的这种初始的原生状态的表现对我们的启示却是无限的。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免费参观:观众凭有效证件入场参观

团体参观:10人以上团体请提前两个工作日进行电话预约,并按约定时间凭确认短信入场参观 

预约电话:020-87351468

主页 检索
日历
二维码
扫黑除恶

广东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12318
举报网站:“广东省文化厅公众服务网”中“业务投诉箱”
举报网址:点击举报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