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术馆建成于1997年,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是一所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艺术博物馆。作为展示广东文化形象、弘扬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广东美术馆始终坚守“传承岭南美术基因、探索艺术生态发展、促进国际艺术交流、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的文化使命,立足本土、辐射湾区、关注全国、面向国际,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寻求突破,力求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自建馆以来,广东美术馆坚持“自觉自主、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以“中国近现代美术、特别是广东和沿海近现代美术,国际美术及当代艺术”作为主要的学术研究和收藏方向,探索多样化的策展机制,推进近现代美术研究、梳理当代艺术生态。目前,广东美术馆已拥有藏品4万余件(套),形式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类别和装置、影像等当代作品,建立起“广东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当代艺术、海外华人美术和国际美术、美术文献”等五大板块收藏及研究体系,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美术收藏研究基地;创立了“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广州设计三年展”“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项目,展览连续多年获国家级大奖。基于自身的收藏和学术方向,迄今为止,广东美术馆先后成立了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广东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等研究中心,在多元的学术氛围中确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主张,见证并推动了广东美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新时代,新跨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开馆为广东美术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广东美术馆从此形成白鹅潭和二沙岛两大馆区“一馆两区,错位发展”的新格局。白鹅潭馆区位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东部,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不含公共区域)、展陈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21个展厅和广阔的公共艺术区域,该馆区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研究,探索国际艺术交流合作,努力建成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当代美术场馆。二沙岛馆区是有近30年历史的反映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珍贵历史建筑,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设有12个展厅,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馆区重点对20世纪以来近现代广东美术进行研究,构建广东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该馆区注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艺术品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广东美术、文博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广东美术馆将一如既往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加强研究收藏、藏品活化、文化惠民,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广东美术馆建成于1997年,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是一所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艺术博物馆。作为展示广东文化形象、弘扬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广东美术馆始终坚守“传承岭南美术基因、探索艺术生态发展、促进国际艺术交流、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的文化使命,立足本土、辐射湾区、关注全国、面向国际,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寻求突破,力求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
自建馆以来,广东美术馆坚持“自觉自主、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以“中国近现代美术、特别是广东和沿海近现代美术,国际美术及当代艺术”作为主要的学术研究和收藏方向,探索多样化的策展机制,推进近现代美术研究、梳理当代艺术生态。目前,广东美术馆已拥有藏品4万余件(套),形式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类别和装置、影像等当代作品,建立起“广东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当代艺术、海外华人美术和国际美术、美术文献”等五大板块收藏及研究体系,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美术收藏研究基地;创立了“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广州设计三年展”“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项目,展览连续多年获国家级大奖。基于自身的收藏和学术方向,迄今为止,广东美术馆先后成立了广东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广东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等研究中心,在多元的学术氛围中确立起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主张,见证并推动了广东美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新时代,新跨越。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落成开馆为广东美术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广东美术馆从此形成白鹅潭和二沙岛两大馆区“一馆两区,错位发展”的新格局。白鹅潭馆区位于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东部,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不含公共区域)、展陈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21个展厅和广阔的公共艺术区域,该馆区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生态研究,探索国际艺术交流合作,努力建成展现岭南文化“双创”成果、推进人文湾区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当代美术场馆。二沙岛馆区是有近30年历史的反映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珍贵历史建筑,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设有12个展厅,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馆区重点对20世纪以来近现代广东美术进行研究,构建广东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该馆区注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及华南地区艺术品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广东美术、文博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广东美术馆将一如既往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加强研究收藏、藏品活化、文化惠民,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王绍强
馆长
广东美术馆书记、馆长、教授、文博研究员二级岗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入选“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艺术权力榜”上榜人物,被评为《国家美术》风云人物,获第22届那不勒斯文化经典奖艺术家奖,获2023年第14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焦点人物奖,意大利2023年度第四届“艺术生涯奖”;担任2023年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2023年被评为岭南文化国际传播使者;2024年入选广东省文联“广东文艺名家工作室”栏目文艺名家。
王绍强主持策划了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两百余个,巩固和提升“广州三年展”的品牌地位与国际影响,打磨并深化“广州影像三年展”在业界的权威性和辐射力,发起创立的“广州设计三年展”有力促进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其主持策展的项目三次获得全国美术馆展览项目最高奖——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奖,六年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奖,四次获得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推动广东美术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承担广东省艺术类藏品科学检测修复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多个科研项目;积极推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建设落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艺术生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锐韬
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文物博物研究馆员。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部、办公室、省流动博物馆等部门任职。2019年9月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江飞
副馆长广东美术馆副馆长。2010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管理学学士。2010-2022年历任陆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22年9月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王绍强
馆长
广东美术馆书记、馆长、教授、文博研究员二级岗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入选“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艺术权力榜”上榜人物,被评为《国家美术》风云人物,获第22届那不勒斯文化经典奖艺术家奖,获2023年第14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焦点人物奖,意大利2023年度第四届“艺术生涯奖”;担任2023年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2023年被评为岭南文化国际传播使者;2024年入选广东省文联“广东文艺名家工作室”栏目文艺名家。
王绍强主持策划了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专业展览两百余个,巩固和提升“广州三年展”的品牌地位与国际影响,打磨并深化“广州影像三年展”在业界的权威性和辐射力,发起创立的“广州设计三年展”有力促进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其主持策展的项目三次获得全国美术馆展览项目最高奖——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奖,六年获得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奖,四次获得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推动广东美术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承担广东省艺术类藏品科学检测修复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多个科研项目;积极推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的建设落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艺术生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胡锐韬
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文物博物研究馆员。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曾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部、办公室、省流动博物馆等部门任职。2019年9月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江飞
副馆长广东美术馆副馆长。2010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管理学学士。2010-2022年历任陆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22年9月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
组织架构
1.办公室: 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实施馆领导工作思路,协调各部门工作任务,负责政府采购、招投标、行政事务、文秘及展览计划组织,统筹社会合作。承担全馆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公务接待等日常运转工作。
2.二沙馆区管理部: 加挂党办牌子。负责广东美术馆二沙馆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包括二沙馆的行政文件汇总和交换,二沙馆的清洁卫生、绿化防虫、供水供电、物业维修、设备(如空调、电梯、技防、消防、电话、电脑、网络等)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二沙馆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维护;联系二沙馆区物业服务公司工作。负责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群团事务管理等工作,承担党办、纪检日常事务。联系广州大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
3.财务部:
负责日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经费预算、执行、决算管理等工作,参与重大经济决策及合同审核,组织财务审计和检查工作。
4.人事部:
负责制定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和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人事管理、队伍建设、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档案等工作。
5.研究策展部:
负责展览与学术活动的策划实施。负责馆出版物的组织出版。承担馆外事工作及国际国内博物馆联络工作。
6.展览设计部: 负责展览工程立项并配合验收,负责布撤展实施及展馆设备管理。负责展览视觉与空间及相关内容的设计指导,负责画册设计及印刷联系。联系文创研究中心工作。
7.典藏部: 负责藏品研究、管理及征集工作。包括策划藏品展、编辑相关出版物,数字化管理作品信息,维护画库与作品安全,以及系统收藏优秀作品,构建完整藏品体系,处理捐赠和购藏等事务性工作。
8.公共教育部:
负责构建完善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体系,策划执行公共教育活动,宣传推广教育项目与馆藏资源,开展馆校合作与课程实践,建设合作教师团队,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团队。联系广州市越秀区大美艺术培训中心工作。
9.资讯传播部: 负责重大展览与重要活动的新闻宣传和公共形象推广及新媒体内容制作、信息采编发布,采集、编辑、制作与保管重要活动的动态、静态影像。组织和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负责数字美术馆建设工作。
10.艺术修复部: 负责制定藏品保护修复规划,指导保管与修复技术工作,检验对内对外交流藏品状态并指导包装运输,管理特藏古籍文献与修复室。负责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中心的具体运作。
11.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负责展览与学术档案的搜集和整理,美术文献展览的研究策划,美术文献的征集、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播,特藏文献、专业图书及馆编出版物仓库的管理,为公众提供阅览服务,开展图书数字化技术应用,馆际图书交流及其他与图书相关活动。
12.后勤部: 负责白鹅潭馆区后勤保障,包括清洁卫生、绿化防虫、供水供电、物业维修、设备(如空调、电梯、技防、消防、电话、电脑、网络等)运行维护和管理。负责全馆资产管理、员工饭堂管理、物业租赁及施工监理。联系白鹅潭馆区物业服务公司工作。联系新馆建设办工作。
13.保卫部:
负责安全保卫管理工作。落实各部门安全工作责任制。负责安防、消防、人防、突发事件处置等。负责保安队管理。
